
心肺运动试验
指伴有气体代谢测定(氧摄入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气体交换指标),它不等同于平板运动,也不等同于静息肺功能。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维持细胞呼吸。CPET通过综合心与肺,在一定功率负荷下测出摄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等代谢指标,通气指标及心电图变化,所以它反映细胞呼吸功能的变化,反应人体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肺储备能力。用来评估运动耐量、心肺功能水平、运动风险、评估疾病预后、手术风险、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健康状况、制订运动处方指导心脏康复方案实施。
心肺运动试验绝对禁忌症:
1.近期急性心肌梗死2.不稳定型心绞痛3.尚未控制的心律失常4.严重的主动脉缩窄及降主动脉瘤5.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6.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急性呼吸衰竭、静息时血氧饱和度﹤85%8.近期有动脉栓塞或肺栓塞9.肺水肿或明显肺心病
心肺运动试验相对禁忌症:
1.静息状态下心率大于120次/分2.中度瓣膜性心脏病3.水电解质异常4.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10mmhg)5.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房性期前收缩6.妊娠与严重贫血7.室壁动脉瘤8.中到重度肺动脉高压
心肺运动试验操作流程:
1.介绍检查的目的、步骤、意义及有可能发生的危险,签属知情同意书。
2.查看受试者病史、症状、以往重要的心脏检查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评估心肺运动试验的风险度。3.采集12导联心电图,测量血压,进行肺容量、流速容量环、分钟最大通气量测定。4.佩戴合适的面罩,骑行于踏车上,开始心肺运动试验包括静息、热身、运动、恢复、四个阶段,整个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电信息及气体代谢指标变化。
心肺运动试验终止标准:
1.随功率递增,血压下降低于运动前标准。
2.中至重度心绞痛发作。
3.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眩晕、感觉异常、意识障碍。
4.灌注不良的征象:末梢循环凉,皮肤湿冷,面色苍白。
5.出现影响检测ECG及血压的技术故障。
6.严重心律失常,持续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快速房颤等。
7.呼吸困难,明显气促。
8.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正常范围。
9.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15 mmHg。
10.下肢痉挛或间歇跛行。
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分类:①反映运动耐量以及心功能的指标:如最大摄氧量、公斤摄氧量、无氧阈、代谢当量、最大氧脉、最大心率储备、呼吸商、气体交换率以及摄氧量与运动负荷之间的关系等;②反映通气功能的指标:如呼吸储备、最大运动通气量、最大潮气量、最大呼吸频率以及潮气量与深吸气量的比值等③反映气体交换的指标:如动脉氧分压、肺泡与动脉氧分压差、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当量、二氧化碳当量、死腔和潮气量的关系等。④反应骨骼肌功能的指标:最大功率、最大心率、最大运动时间等。
临床应用:
1. 手术风险评估
2. 早期诊断:心肌缺血和肺动脉高压
3. 诊断与鉴别诊断:区分左、右心衰
4. 疾病功能受限严重程度客观定量分级:如心衰,COPD
5. 心/肺衰严重程度和心脏/肺脏/心肺联合移植选择
6. 心衰、COPD等死亡/存活预后的预测
7. 对于某些高危疾患严密监测运动中可以将高危现象发现,继而提出预
防措施,以减少病人工作和居家猝死可能。
8. 通气气体交换有效性
9. 指导运动康复治疗的处方;心血管病康复和呼吸疾病康复
10.客观定量评估各种治疗效果
11.劳动能力丧失的客观定量评估
12.评估功能水平,健康、亚健康及健康管理
检查须知:
1、本检查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检查当日正常饮食,常规服用降压、降糖药物。
2、禁止空腹检查,且进食后不能立即进行检查,餐后1-2小时进行检查。
3、携带病历资料,以及近期心电图及超声检查结果。
4、检查前安静休息15分钟以上,禁烟禁酒及刺激性饮料(浓茶、咖啡、槟榔等)2小时以上。
5、着装要求:最好穿宽松通气的棉质上衣,避免化纤及尼龙上衣,穿方便运动的鞋。

本文是郑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