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发表者:李锦阳 人已读
干眼已成为眼科门诊常见病
近年来,在各大医院眼科门诊中,“干眼”已成为最常见的眼疾,占到就诊比例10-20%之多。深受其害的患者已越来越普遍,干眼危险因素多,症状持续久,而睑板腺功能障是干眼最常见的病因,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隐形杀手”。
患者:到底什么是睑板腺?
“肩膀侠?铅笔侠?坚挺侠? 煎饼侠!”看过喜剧电影《煎饼侠》的观众可能都还记得这样的桥段。在眼科门诊中,也常常碰到类似的情形。
在向患者解释他的不舒服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造成的时,绝大部分人都会甩你一脸迷茫的表情,他们心里或许在嘀咕,“剪板线?肩膀线?键盘线?到底什么毛线?”那到底什么是睑板腺呢?
看看下面这张图,那一根根“蚯蚓”就是我们的睑板腺啦,它的英文名缩写是MG。
没错,它们就藏在每个人的眼皮底下。
睑板腺:不能少了我,我是“润滑油”
每个人上眼皮有30-40个睑板腺,下眼皮有20-30个。这些位于睫毛根部的睑板腺主要功能是产生“润滑油”,覆盖眼球。
大家试想一下,在我们眨眼睛的时候,眼皮和眼珠势必产生摩擦,而眼睛是全身所有脏器里神经分布最密集的。俗话说“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如果没有这层“润滑油”,那每一次眨眼都是一段痛苦的经历。
这层“润滑油”的另一作用是维持眼球表面泪液的稳定、阻止泪液过快蒸发。下图中,右边的眼睛缺少了那层黄色的“润滑油”后,睁眼时眼球表面很快就变得干燥了。这时,患者就会出现干眼的症状,包括:红红的、热热的、辣辣的、沙沙的、涩涩的、刺刺的、粘粘的等等。
睑板腺:爱美的女性要经常清洁护理我哦!
引发睑板腺病变的原因多样,通常是由于缺少对睑板腺的护理造成的。这里特别提醒广大爱美的女性,使用各种眼部护肤品和化妆品时,包括画眼线、纹眼线、睫毛膏、假睫毛、戴美瞳等,一定要注意眼睑的清洁和护理。
图A就是因为长期因各种化学品和异物的刺激造成睑板腺开口阻塞、异物沉积、脂肪帽形成。
图B就更严重了,眼睑充血、肥厚、毛细血管扩张。
图C是用红外线成像技术拍摄的睑板腺,由于开口长期堵塞造成了腺管的缺失和萎缩。
其它的原因还包括雄激素缺乏、内分泌紊乱、皮肤过敏、皮肤痤疮、酒糟鼻以及全身相关疾病。
医生:日常该如何呵护睑板腺呢?
首选给大家讲个简单的道理,晚上睡觉时我们都知道要盖被子,因为人在熟睡时体温会下降需要保暖,尤其在寒冬里,被窝是很多人的最爱。但大家往往忘了为眼睛“供暖”,我们的睑板腺可是很“怕冷”的。日常护理睑板腺步骤如下:
第一步:热敷。在家可以用热毛巾、热水蒸汽或各种眼部加热仪器为我们的睑板腺加温,通常一次闭目热敷10分钟。
第二步:按摩。食指、中指、无名指3指并拢,紧贴眼部皮肤,用指腹自眉毛下缘向睫毛根处移动,适度用力,轻度挤压眼睑和眼球,按摩过程可持续5分钟。
第三步:清洁。建议使用专门的眼用消毒湿巾擦拭睑缘,或用湿棉签自睫毛根部向上下轻轻擦拭,有点像“梳头”的动作。
但是,以上方法最好经过干眼门诊医师指导后进行,以免自己误伤眼球。
另外,对于顽固的睑板腺问题,需专业护理人员操作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该图是挤压睑板腺后流出的粘稠的、“牙膏状”的分泌物。
患者:日常的护理很难坚持呀!有没有更长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患者很难坚持日常时时热敷、按摩、清洁,更长效的治疗方法是许多患者所需要的。
强脉冲光(OPT)是一种脉冲式、高强度的宽谱光,是已经有20年使用历史的成熟技术。医生对治疗区域皮肤进行照射后,OPT能封闭眼睑周围异常毛细血管,活化睑板腺腺体功能,减轻睑板腺炎症,同时有杀菌和除蠕形螨的作用。联合睑板腺挤压,一个疗程(3-4次)的治疗效果可达到6-12个月。
图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医生正在使用OPT强脉冲激光。黄攀/摄
目前,OPT在美国已经作为一项可选择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方法进行使用。值得一提的是,OPT治疗过程仅需10分钟,同时可以改善患者面部的肤质,起到美白的作用,尤其适合下图中面部有玫瑰痤疮和酒糟鼻的患者。
其它相关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眼表润滑剂)、湿房镜、口服补充不饱和脂肪酸(Omega-3)等。
可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少吃油炸、过甜、过辣、过咸及温热类食物。
在生活环境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加重干眼的环境,比如吸烟、油烟、空气污染、干燥、空调、暖气等,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图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里,一位市民正在做眼部spa。黄攀/摄
4月24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干眼诊疗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拥有国内外领先的检查设备和先进的治疗手段,坐诊医师包括4名博士、3名硕士,以发现干眼真正病因为己任,力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高效又不乏个性化的治疗。 开诊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地点为医院9号楼二楼。另外,为了让广大上班族方面就诊,周六全天推出特需门诊,希望通过多方位的治疗,让睑板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干眼患者也能够重新获得眼部的舒适。
作者:李锦阳
编辑:林碧
转载请注明:温医大眼视光
本文是李锦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