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你能看懂肝功能化验单吗?

发表者:高振明 人已读

肝脏号称人体的“化工厂”,担负着代谢、解毒、合成和排泄等重要生理功能。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肝病都会引起肝功能的异常,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发现这些变化,但不同的检查项目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希望大家能看懂它。

1、反映肝细胞炎症的指标

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它们在肝细胞内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高出1000~5000倍。如果肝细胞因炎症而出现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内的这些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来,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所以血清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最灵敏指标。但是,如果肝细胞大面积坏死(如暴发性肝炎),肝内转氨酶已耗竭殆尽,血清转氨酶自然也不会明显升高。

2、反映肝脏解毒功能的指标

胆红素是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一种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需要通过肝脏加工处理,然后经胆道排出体外。经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未经处理的称为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为总胆红素(T.Bil)。肝细胞病变时可出现总胆红素升高,而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反映的是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但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所以在疾病早期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可以不升高。另外,间接胆红素升高也见于溶血性贫血,应予甄别。

3、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指标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每日合成量为10~12克,这也是正常人体每日的生理需要量。白蛋白水平下降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受损,两者呈平行关系。但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约15~20天,所以在肝病急性期,白蛋白水平可以正常。肝硬化患者常见白蛋白水平下降,球蛋白水平上升。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正常比例在1.5左右,若两者的比例<1时,医学上称之为“白/球比”倒置,是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之一。

4、反映肝细胞再生和储备能力的指标

甲胎球蛋白(AFP)可由肝脏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病患者肝细胞的再生能力,肝细胞炎症时甲胎球蛋白升高说明患者的肝细胞再生能力强,疾病有望恢复。但甲胎球蛋白升高也见于孕妇和畸胎瘤患者,当长期过度升高时还应特别注意排除原发性肝细胞癌。总胆固醇和胆碱酯酶(ChE)则反映了肝脏的储备功能、疾病的恢复能力,肝病患者如果总胆固醇和胆碱酯酶持续下降表明疾病在进行性加重。

5、反映胆汁淤积的指标

血清硷性磷酸酶(ALP)、谷胺酰转肽酶(GGT)和直接胆红素是反映胆汁淤积的重要指标,在肝内、外胆道梗阻的情况下(例如肿瘤、结石)它们会同时升。单项硷性磷酸酶显著升高,在成人可能提示骨骼肿瘤,在儿童多为骨骼发育所致,是正常生理现象。孕妇因胎儿发育也可出现单项硷性磷酸酶升高,不要误认为是肝病。

上面简要介绍了常用的肝功指标,在评价肝功时一定要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不要以偏概全。看不懂的时候,应认真听取医生的解释,不可妄断猜想,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