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润伟 三甲
马润伟 主任医师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血管外科

胸骨下段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3701人已读

2017年5月,父母抱着8个月大的女儿慕名来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小女孩不幸罹患先天性心脏中的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虽然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但这个孩子的缺损是下腔型房损,又有右肺下静脉明显变异,异位引流,加上8个月大的年龄,手术的难度骤升。听闻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外科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一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外科。以往,传统心脏手术需切开整个胸骨充分暴露胸腔而进行,切口较大,靠近颈部位置会有瘢痕增生。科主任马润伟主任医师结合孩子的病情,考虑女孩的快速康复、以后的穿衣打扮,打算做微创小切口手术。微创小切口手术有胸骨下段切口、侧切口等,但是孩子还小,侧切口可能影响乳房的发育,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做胸骨下段小切口手术。

由马润伟主任亲自主刀为小女孩进行了胸骨下段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因为婴儿皮肤弹性好,皮肤切口仅为2.5cm,使用特殊牵开器和提吊技术后可以充分显露手术野。但是在狭小的空间里要对心脏插入四根管道建立血液进出通道来暂时取代心脏和肺的工作,并通过剩余的空间进行心内操作,技术难度非常高,需要精准无误的操作和解剖判断,任何失误导致的出血都可能引起无法挽救的后果。

最终手术取得了预定的微创效果,孩子也顺利康复出院。面对医护人员,小女孩从一开始的畏惧慢慢变得亲近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年龄小,家属又不能进入,监护室的护士们除了日常护理外,承担起了“妈妈”的责任,负责孩子的喂食、换尿布等等,还买了玩具给小女孩,孩子在特殊的环境里得到了更多“妈妈”的照顾。

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充分显露心脏、大血管解剖位置,有利于手术常规操作;并且胸骨正中切口能有效避免双侧肺组织挤压,减少心脏损害,促进术后肺功能早日恢复,为心脏外科手术标准手术路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对疾病治疗效果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追求微创化、精准化。心脏外科手术逐渐向小切口、微创伤方面改进,患者更倾向于创伤相对较小,术后美观性更好的手术切口方式。近年来,胸骨下段小切口手术方式逐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切口长度仅为传统切口的1/2 ~2/3,且位置较低,相对隐蔽,美观性较好。由于仅切开胸骨下段,较好保持胸部稳定性与胸骨柄完整性,减少胸骨畸形发生率;另外,手术创伤相对减少,止血更为便捷,提高开关胸速度,缩短手术时间,进而有利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促进患儿预后。

目前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外科开展的小切口手术大多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胸骨旁小切口等方法,完成的手术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单纯主动脉瓣手术或二尖瓣手术等。针对严格筛选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患者还开展着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及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外科不断精进诊疗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管理流程,严控医疗费用,秉持“唯刀百辟 唯心不易”的科训,为患者健康的心脏保驾护航。

马润伟
马润伟 主任医师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