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乙肝,也要抗病毒治疗吗?
由于年龄因素,肝脏逐渐老化,肝脏容量比年轻人少了,代谢也慢了。如果感染了乙肝,出现肝损害,恢复慢;使用药物治疗,毒性增加了。所以,老年人乙肝治疗,需要格外慎重和严格评估。
60岁以上就算老年人了,有人说,
有乙肝大半辈子,也没有事,不用管了吧!
只是,现在,60岁真的算年轻啦,
活到80岁,100岁的多啦!
所以,后面日子还长,
符合抗病毒指征的坚决要抗病毒治疗。
(参考抗病毒治疗指证链接)
抗乙肝病毒药物选择
1.干扰素干扰素虽然疗程1年,比较短,但是副作用多,老年人相对耐受力差,而且老年病人常有糖代谢或心血管异常,使用干扰素应该非常谨慎,或者不是万不得已,不建议选用。
2. 核苷酸类似物,即,口服抗病毒药物。口服,方便,一天一片。副作用少,所以应该是抗病毒治疗的首选。
老年人,肾脏功能退化,对药物的代谢减慢。
评估肾功能的最好指标是肌酐清除率。血肌酐正常的老年人,肌酐清除率可能已经很低了。
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剂量必须根据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来计算。否则容易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导致肾功能损害。
1.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具有潜在的肾损害作用,老年患者不适合长期服用。
2.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的几率高,不建议首选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
3.合并轻度肾损害、有基础肾病的老年患者,禁止使用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
4 .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现在使用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的,建议尽早换用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肾损害小的药物。
5.老年乙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时,由于脏器功能衰退,需要时刻关注心、脑、肾脏、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饮食上加强热量供给、注意水盐摄入平衡,禁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注意事项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由于高龄者的生理特点,要特别强调热量供给、水盐调节等支持疗法,禁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时刻关注重要脏器的功能。
转自马晓军博士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