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傅柄钢 人已读
青春痘,西医叫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那么它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呢,如何治疗才有效呢,是应该看西医还是看中医呢?这些都是患者容易问到的问题。将一些常见的问题归纳总结了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各位端午快乐!
为什么会长青春痘?
对于痤疮的发病机制,已经比较明确。
图中是一个毛囊结构,而痤疮就是以毛囊为基础单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图中的四个圈圈就是它发病的四个关键环节。从上分别是:毛囊口的异常、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皮脂腺问题。当然这几个环节不是孤立的。专业描述有点难懂,我可以试着简单这样讲:可以把毛囊想像成一个炼油井,有一天,石油公司的上层领导(性激素)没到考虑好市场需求,下达了一个错误指示要加大生产量,于是油井底下大量生产(皮脂腺分泌亢进)往上面输送。同时有一群不法分子(不正确的面部清洁,内分泌的影响),塞住了油井的出口(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粉刺),造成油管内原油淤积,恰好油管附近有群游有好闲的人在那儿抽烟(定植的痤疮丙酸杆菌),结果,油井爆炸了(痤疮形成)。明白了吗?
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痤疮的?
这是一张面部的经络图。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一个中医名词,不是血管、不是神经、不是淋巴管。
可以把经络理解成能量通道,它多与脏腑相连(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脏器不一样,它是身体是功能区块,比如中医的脾,是把后天摄取的物质转化为我们所需能量的功能区,而西医所言脾是一个免疫器官,两者相差很大,不能混为一谈)。脏腑是经络能量的基础。经络的重要属性有气和血。气可理解成推动经脉运行的能量,而血可理解成经络本身所含的物质结构。
说了一大堆,那么青春痘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肺风粉刺是怎么发生的呢?看上图可知,人的面部汇集了很多条经络,它们分别与不同的脏腑相属。当脏腑出现了问题,会导致经络的运行出现障碍,于是当其运行到面部,受到一定的刺激(不当的面部护理、异常刺激),就会形成一个个的淤阻点,痘痘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脏腑问题,影响的经络也不同。也就是解释了不同人的痘痘发病部位各异,有的总长额头、有的是下巴、有的是两颊、有的是鼻部。
青春痘要不要清热?
这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人去开中药,医生给开了大剂量的苦寒品,特别难喝,喝过后要么不舒服要么拉肚子,当时可能有点效,但很容易反复,身体也不舒服,于是就对中医产生了质疑。其实,这是个错误的方向,要点还是:辨症,看舌苔、把脉、对体质进行分析然后对症用药。
据我的观察,临床痤疮的患者属寒的多、属热的少。可以试想一下,河道什么时候容易出现淤阻?那肯定是秋冬水枯之时。当经气运行乏力的时候,才容易形成一个个的淤积点。而真正属热的患者,比如阳明经脉热症,通常发生的皮肤病是整个面部的潮红、油腻(多见脂溢性皮炎),而非一个个小小孤立性的炎症点。所以,如同你平时爱吃冷饮,舌头伸出来白白腻腻的没什么血色,脉搏又跳得不太有力,面色也不太红,那么,赶紧把冰箱里的苦药给倒了吧。
至于为何苦寒药刚开始会有效,我的理解是:不少苦寒药属于中药抗生素,同时可能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会从痤疮的发病机制上起些作用,但是长期服用不安全,可能是肝肾毒性、而且加重寒性体质。请慎重。
中医和西医对于青春痘发病原因的不同理解是否矛盾?
其实是不矛盾的。只是针对一个现象从不同角度的认识。西医更倾向从微观层面,而中医偏宏观。只要正确治疗,都是有效的。不同的认知,导致了不同的治疗方向。西医以治疗发病的各项环节为主(如抗生素清除病菌、维A酸调节毛囊角化、抗雄素调整激素水平)。而真正的中医需辨证施治,须以调节脏腑功能为主。
那么,在治疗和护理上两者各有何优势呢。请待下回分解。
本文是傅柄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