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外孕
l 早期诊断:B-US,血HCG,腹腔镜,后穹窿穿刺。
l PE:宫颈举痛,后穹窿饱满
l 正常妊娠
血HCG排卵后7-10天开始侧到,最初3天增加快,约1.7天增加1倍,4-10天约3天增加1倍,孕8-10周达高峰,动态观察两周至少增加66%以上
l 异位妊娠
血HCG水平低,倍增时间长,约3-8周,平均7周,需与先兆流产、难免流产鉴别
l B-US 输卵管环:卵巢外直径1-3cm
宫内有时可见假孕囊
l 血HCG〉6500mlu/ml,腹部超声可见孕囊
血HCG〉2000 mlu/ml,阴道超声可见孕囊
血HCG〉6500mlu/ml,宫内未见孕囊-----考虑异位妊娠
血HCG<2000mlu/ml,宫内见到孕囊------考虑异位妊娠
l 诊刮:刮出物送病理,若未见绒毛组织,次日复查血HCG,无明显下降或继续升高,则诊断为异位妊娠。
l 后穹窿穿刺:未见血≠无异位妊娠
l 孕酮测定
孕5-10周相对稳定
异位妊娠水平低,且与血HCG无相关性
血孕酮>25ng/ml,则宫内孕73.3%
宫外孕2.6%
自然流产44.9%
血孕酮5ng/ml,则宫内孕0.1%
宫外孕44.9%
自然流产59.5%
即血孕酮水平很低,应考虑宫外孕。
孕8周血孕酮<15ng/ml,提示异位妊娠。
l 血孕酮值
卵泡期 0.2-0.6
黄体期 6.5-32.2
孕7周 24.5±7.6
孕8周 28.6±7.9
l 诊断过程:尿TT,B-US,血HCG,诊刮:无绒毛就按异位妊娠处理,腹腔镜
l 治疗
1.资料来源及分组方法 1999年9月~2006年8月在本院妇产科经血β-HCG测定和阴道B超检查诊断为异位妊娠者249例,其中125例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都住院治疗,并按用药随机分为3组。A组:42例,采用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B组:42例,单用MTX治疗;C组:41例,单用米非司酮治疗。3组之间在年龄、孕产次、停经时间、入院时血β-HCG值、包块直径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1)有停经史或虽无停经史但有异常出血史,伴或不伴有腹痛;尿HCG阳性:(2)生命体征平稳,无活动性腹腔出血;(3)超声显示附件包块≤5cm,无血管搏动,直肠子宫凹陷积液≤3.0cm;(4)刮宫后血清β-HCG呈持续异常升高,血β-HCG<2000U/L;(6)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6)无肝肾功能障碍及血象异常,外周血白细胞≥4.0×109/L,血小板≥100×109/L;(7)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
2.治疗方法 A组:MTX 50mg/m2单次肌肉注射,1周后血β-HCG下降<15%重复给药1次,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00mg,12h 1次,连续3天。B组:MTX 50mg/m2单次肌肉注射,1周后血β-HCG下降<15%重复给药1次。C组:口服米非司酮100mg,12h 1次,连续3天。若观察过程中出现腹痛加重、内出血增加,则改用手术治疗。
3.疗效观察 治愈标准:(1)血β-HCG转为正常(<50U/L);(2)腹痛、阴道流血消失;(3)B超提示盆腔内包块缩小≥30%。失败:有下列任1项者:(1)用药半月内出现输卵管破裂,急性内出血需手术者;(2)血β-HCG持续不降或反升高者;(3)盆腔内包块不缩小甚至增大者。
4.讨论:米非司酮主要是阻止孕酮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结合,直接引起蜕膜缺血、变性而脱落,进而间接影响绒毛组织的血液供应。甲氨蝶令(MTX)属叶酸类似物,妊娠时滋养层细胞对MTX的抑制作用十分敏感,MTX主要是抑制滋养层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作用。其主要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口腔溃疡等,停药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症状。
MTX联合米非司酮可以使杀胚胎作用加强,促进胚囊坏死、吸收、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缩短,治疗后对输卵管通畅度影响非常小。本研究显示MTX联合米非司酮和单用MTX治疗异位妊娠两组都能明显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用米非司酮。MTX联合米非司酮和单用MTX二者在治愈率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明显增加药物副作用,单用MTX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好,副反应少。
本文是董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