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6
2017-10-29
后交叉韧带重建.... 搜索 导航 阮文礼 主任医师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微创关节外科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转诊 阮文礼 主任医师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微创关节外科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发表于 2017-05-31103人已读 前言及注意事项 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2.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3.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5.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6.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7.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康复训练程序 阶段训练一(术后0-6周) 本阶段康复目标是提高髌骨活动度,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往往难以完全伸直,早期锻炼可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尤其要注意术后早期小腿垫高,膝关节悬空,依靠重力把腿压直;6周时膝关节活动度要达到0-90°。 1.术后抬高患肢,持续冷敷 2.踝泵运动 鼓励患者做足跖屈与背伸活动,一屈一伸为一下,每次20~30下,每天3-4次,主动伸缩和被动牵拉小腿屈侧肌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轻柔的髌骨松动术,左右滑动为主,上下滑动要小心 4.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此练习在患者能耐受的条件下逐渐进行 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群)绷紧动作,肌肉必须最大主动收缩维持6秒,并注意检查股四头肌内测头是否收缩有力,这是一个关键点。30-50次/小时,每天锻炼2-3次。 5.支具锁定在0°,练习直腿抬高,如恢复可, 直腿抬高至30°,并停留6秒以上,有些患者可能一下子抬不起来,可以先主动辅助练习 6.术后第3周,开始膝关节活动度被动练习 A.被动伸膝练习:仰卧位,小腿垫枕,完全依靠重力被动伸膝 B.床边屈膝练习,患者坐在床边,患肢完全在重力下被动屈膝,术后4周争取屈膝到70°, 7.术后第5周,膝关节主动辅助屈曲练习 A.坐位主动屈膝练习:患者坐在床边,主动屈膝练习,有牵拉感后借助健肢的重力作用助动屈膝,争取6周后屈膝达到90° B.足跟滑动练习:仰卧下滑动足跟,主动辅助屈膝运动,如吃力可将健踝交叉放在患侧踝关节前方,辅助患膝关节屈曲。 阶段训练二(术后7-12周) 本阶段康复目标是逐步增大膝关节活动度,开始负重,逐渐实现步态正常化 1.膝支具锁定在完全伸直位,可使用拐杖,患肢负重50%-70%; 2.2.步态练习,面对镜子行走练习,纠正不良行走姿势;如条件可,负重行走或增加行走距离 3.继续屈膝锻炼,争术后3个月时屈膝角度达到120° A.仰卧终末屈膝练习:仰卧位,主动屈膝,在屈膝范围末点吃力者,可用弹力带辅助屈膝或者用手屈髋抱膝 B.俯卧终末屈膝练习:俯卧位,主动屈膝,脚后跟尽力靠近臀部,在屈膝范围末点吃力者,可用弹力带辅助屈膝 4.抗阻力直腿抬高(需支具固定在0°伸膝位进行,耐受为宜) A.直腿仰位抬高 B.直腿侧位抬高 C.直腿俯位抬高 5.达到4后,主动伸膝:60°~0°开链渐进性抗阻练习。(避免主动开链抗阻屈膝练习)。 6.开始上台阶练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 7.如合适,本阶段可尝试迈下阶梯训练,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 阶段训练三(术后13-18周) 本阶段康复目标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增强下肢肌力、灵活性和稳定性 1.继续膝关节活动度练习 2.靠墙静蹲练习,双腿分开,背墙站立,缓慢蹲下,达到耐受的最大位置。达到80°后开始逐渐过渡到不靠墙的自由静蹲,无论靠墙还是不考墙均不宜屈膝超过80° 3.开始下台阶练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 4.无痛上下台阶后,开始上下楼梯训练,早、中、晚各训练半小时 5.弹力带终末伸膝练习 6.弹力带终末屈膝练习 7.站立位各个方向抗阻练习 弹力带两
h***6
2017-10-29
后交叉韧带重建.... 搜索 导航 阮文礼 主任医师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微创关节外科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转诊 阮文礼 主任医师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微创关节外科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发表于 2017-05-31103人已读 前言及注意事项 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2.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3.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5.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6.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7.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康复训练程序 阶段训练一(术后0-6周) 本阶段康复目标是提高髌骨活动度,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往往难以完全伸直,早期锻炼可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尤其要注意术后早期小腿垫高,膝关节悬空,依靠重力把腿压直;6周时膝关节活动度要达到0-90°。 1.术后抬高患肢,持续冷敷 2.踝泵运动 鼓励患者做足跖屈与背伸活动,一屈一伸为一下,每次20~30下,每天3-4次,主动伸缩和被动牵拉小腿屈侧肌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轻柔的髌骨松动术,左右滑动为主,上下滑动要小心 4.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此练习在患者能耐受的条件下逐渐进行 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群)绷紧动作,肌肉必须最大主动收缩维持6秒,并注意检查股四头肌内测头是否收缩有力,这是一个关键点。30-50次/小时,每天锻炼2-3次。 5.支具锁定在0°,练习直腿抬高,如恢复可, 直腿抬高至30°,并停留6秒以上,有些患者可能一下子抬不起来,可以先主动辅助练习 6.术后第3周,开始膝关节活动度被动练习 A.被动伸膝练习:仰卧位,小腿垫枕,完全依靠重力被动伸膝 B.床边屈膝练习,患者坐在床边,患肢完全在重力下被动屈膝,术后4周争取屈膝到70°, 7.术后第5周,膝关节主动辅助屈曲练习 A.坐位主动屈膝练习:患者坐在床边,主动屈膝练习,有牵拉感后借助健肢的重力作用助动屈膝,争取6周后屈膝达到90° B.足跟滑动练习:仰卧下滑动足跟,主动辅助屈膝运动,如吃力可将健踝交叉放在患侧踝关节前方,辅助患膝关节屈曲。 阶段训练二(术后7-12周) 本阶段康复目标是逐步增大膝关节活动度,开始负重,逐渐实现步态正常化 1.膝支具锁定在完全伸直位,可使用拐杖,患肢负重50%-70%; 2.2.步态练习,面对镜子行走练习,纠正不良行走姿势;如条件可,负重行走或增加行走距离 3.继续屈膝锻炼,争术后3个月时屈膝角度达到120° A.仰卧终末屈膝练习:仰卧位,主动屈膝,在屈膝范围末点吃力者,可用弹力带辅助屈膝或者用手屈髋抱膝 B.俯卧终末屈膝练习:俯卧位,主动屈膝,脚后跟尽力靠近臀部,在屈膝范围末点吃力者,可用弹力带辅助屈膝 4.抗阻力直腿抬高(需支具固定在0°伸膝位进行,耐受为宜) A.直腿仰位抬高 B.直腿侧位抬高 C.直腿俯位抬高 5.达到4后,主动伸膝:60°~0°开链渐进性抗阻练习。(避免主动开链抗阻屈膝练习)。 6.开始上台阶练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 7.如合适,本阶段可尝试迈下阶梯训练,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 阶段训练三(术后13-18周) 本阶段康复目标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增强下肢肌力、灵活性和稳定性 1.继续膝关节活动度练习 2.靠墙静蹲练习,双腿分开,背墙站立,缓慢蹲下,达到耐受的最大位置。达到80°后开始逐渐过渡到不靠墙的自由静蹲,无论靠墙还是不考墙均不宜屈膝超过80° 3.开始下台阶练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 4.无痛上下台阶后,开始上下楼梯训练,早、中、晚各训练半小时 5.弹力带终末伸膝练习 6.弹力带终末屈膝练习 7.站立位各个方向抗阻练习 弹力带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