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儿童语言障碍临床观察
在小儿的发育过程中,造成语言障碍的病因很多,并影响智能发育,我们在临床过程中,将常见的三种疾病伴有或引起的语言障碍病例选取200例,其中脑性瘫痪伴有语言障碍90例,精神发育迟缓70例,孤独症40例,将其根据病因分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6年9月~2009年9月在康复科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运动性构音障碍符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标准[1],语言发育迟缓的诊断检查采用语言发育迟缓检查(S?S法)(CRRC版)标准[2]。共入组200例,其中脑性瘫痪伴有语言障碍90例,精神发育迟缓70例,孤独症40例,男115例,女85例;年龄1.5~5岁。
1.2 方法
1.2.1分组
将患者分为三组,即A组(脑性瘫痪组),B组(精神发育迟缓组),C组(孤独症组)。A组患儿主要是构音障碍,B组患儿主要是智力发育障碍,语言也相应发育迟缓,部分伴有构音障碍,C组患儿主要是交流障碍,学习困难,造成语言发育障碍,部分伴有构音障碍。
1.2.2 治疗方法
三组均采用针刺治疗,1次/天,治疗90次为一个疗程。A组选穴: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四神针,廉泉,哑门,内关,通里,百会,流涎配承浆;B组选穴: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四神针,言语二区,言语三区,神门,百会,三阴交,注意力不集中配印堂,构音障碍配廉泉;C组选穴: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四神针,顶颞前斜线的下2/5,言语三区,内关,神门,百会,涌泉,构音障碍配廉泉。
三组均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和胞二磷胆碱,交替注射,每日一次, 20次为一疗程,治疗三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十天。A组:哑门,内关;B组:肾俞,内关;C组:肾俞,风府。
2.结果
2.1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语言功能恢复到正常儿童水平,经S - S检查法评定语言恢复至阶段5以上者。显效:语言功能较前有显著提高,经S - S检查法评定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个阶段者。有效:语言功能较前有明显改善,经S - S检查法评定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个阶段者。无效:语言功能改善不明显,或按S - S检查法评定在原基础上未能提高1个阶段者。
2.2临床疗效
治疗一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为88.9%、B组为72.8%、C组为60%。三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0.281,P<0.05)。
基本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
脑瘫组 |
6 |
27 |
47 |
10 |
88.9% |
精神发育迟缓组 |
2 |
15 |
34 |
19 |
72.8% |
孤独症组 |
1 |
5 |
18 |
16 |
60% |
3讨论
儿童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构音障碍和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而小儿脑瘫,精神发育迟缓,孤独症则是造成儿童语言障碍的常见病因,发现语言障碍问题应及早治疗,否则将延误儿童正常智能的发育。我们以靳三针的头针为主,智三针中神庭乃神所居之处,取神庭以安神,本神补元益智,增强记忆,四神针为历代医家所善用经验穴,功专安神益智,配合颞三针,脑三针共同激发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廉泉深刺达舌根,促进口腔构音障碍的纠正,哑门向下颌斜刺,使针感传到舌根。百会为督脉及诸阳之会,治神要穴,与大脑息息相关,内关通心神,通里为心经络穴主治舌强不语,神门、三阴交,养血安神、益智,为神经系统语言障碍常用穴,印堂为经外奇穴,聚敛心神改善注意力,涌泉开窍醒神,交通心肾。焦氏头针的言语二区,治疗命名性失语,言语三区,治疗感觉性失语,共同促进语言中枢的发育,顶颞前斜线的下2/5,治疗交流障碍性失语。
穴位注射通过药物和针刺的双重作用,激发经络穴位之气,从而调整和改善机体的机能与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临床观察表明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儿童语言障碍疗效显著。
临床观察表明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以单纯构音障碍的患儿疗效更为显著,显著优于合并智力障碍或交流障碍的患儿。
本文是王利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