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走进一步认识肝囊肿(三)

发表者:姚云清 人已读

二、感染性囊性占位:

较为常见,主要病原体为细菌和寄生虫。

1. 细菌感染引起的肝囊肿被称为“细菌性肝脓肿(下述简称:肝脓肿)”,多继发于腹膜炎导致的肠道菌群移位或者血源性感染的播散。肝脓肿可以发生破裂出血、危及生命。肝脓肿破裂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有肝硬化基础、脓肿直径大于6cm等。

2. 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肝囊肿在卫生条件较差地区或草原牧区较为常见。病原体包括阿米巴原虫、肝包虫、肝吸虫等。

2.1 阿米巴原虫经过粪口途径感染后,原虫自门静脉系统侵入肝脏可以导致肠外“溶组织阿米巴病”,出现阿米巴肝脓肿。

2.2 肝包虫病的病原体可以分为细粒棘球蚴(引起肝囊型包虫病)和泡型棘球蚴(引起肝泡型包虫病)两种,统称为肝棘球蚴病,俗称肝包虫病。由于棘球蚴的成虫——“棘球绦虫”多寄生于犬科动物肠道,包括牧羊犬、狼、狐狸等,这些动物粪便中的虫卵污染水、牧草等生活物资,羊、牛、马等偶蹄目动物以及人类食入棘球绦虫虫卵被感染致病。

因此,多见于我国西北五省、西藏、川西藏区等草原牧区的牧民,其他外来人员居留时间较长也可感染发病。20多年前我所治疗的该类病人中好些就是内地援疆援藏的知青等人员。

2.2.1 肝囊型包虫病,表现为肝脏多发的规则的囊性病灶,囊壁为棘球蚴生发层,密度较高;囊腔内为均匀的低密度病灶;疾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囊肿直径超过10cm后患者可以出现肝病症状和体征。

2.2.2 肝泡型包虫病,表现为肝脏多发的不规则的低密度病灶,其间常常可见密度较高的钙化灶,多位于病灶的周边,不均匀分布,为棘球蚴虫体被人体免疫攻击后死亡钙化的遗迹。这个特点通常被作为临床鉴别诊断中与肝细胞癌区别要点之一。

2.3 肝吸虫病,又名华支睾吸虫病,是人类食入未杀灭的淡水鱼肌肉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在肠道内发育后其成虫寄生在肝内胆管,可以引起肝囊肿样病变,但最后多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本文是姚云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