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小结节如何处理
发现肺上长了东西,但还不清楚具体是什么,这时一般称为肿物或结节,大的叫肿物(直径大于3cm),小的叫结节(直径小于3cm)。其中,直径在2cm以下的称为小结节;直径小于1cm的叫微小结节。对于直径在1cm以上的肺结节,如果患者本身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比如有吸烟史、肺癌家族史等,建议最好做处理。处理方法两种:一是穿刺活检,判断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另一种是直接手术切除。
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除了要考虑患者有哪些高危因素,更重要的是看患者的CT检查结果。如果CT检查高度怀疑是肺癌,这时会建议直接手术切除而不做穿刺活检。当然,手术也要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果患者的身体条件比较差,不能承受手术,就需要做穿刺活检来诊断,然后再考虑下一步怎么治疗。
我们常说的肺结节往往指的是外周型肺结节,也就是离中央支气管比较远的结节,这类结节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而如果是中央型的微小结节,通过影像学检查,例如X线、CT等是看不到的,必须做支气管镜检查,才能发现直径在1cm以下的“中心型”肺结节,同时需要支气管镜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简单来说,对于非中央型肺结节,或者特别远离中央支气管的外周型结节,均可以考虑做穿刺活检。
在肺结节的诊断过程中,目前仍然首选做影像学检查,根据CT显示的结节大小、位置、形态等影像学特征做出穿刺或观察的选择,对于影像学特征不明显的可以通过动态观察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很多患者担心做穿刺活检的话,穿刺针如果穿到肿瘤细胞上,会不会造成肿瘤扩散或者转移。不可否认,确实存在这样的风险,但是发生率非常低。除此之外,对于高度怀疑是肺癌的患者,做了穿刺检查之后绝大多数都要做手术,多做一次检查只是徒增患者的痛苦和创伤。因此,建议这部分患者不必做活检直接手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