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海蛟 三甲
王海蛟 主任医师
漯河市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

颈性眩晕

1999人已读

颈性眩晕是由于来自于上颈椎本体感受器的不正常冲动传入前庭核所致。

颈性眩晕的特点:(1)起病和发作时,颈痛与眩晕症状紧密相关。(2)既往有颈部外伤史或疾病史。(3)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眩晕。在临床上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其它可导致眩晕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首先要了解眩晕或头晕、头昏为主诉的患者是否伴有颈部疼痛疼痛是在休息时、颈部活动时、还是在按压颈部肌肉时出现。没有颈椎疼痛,几乎就可以排除颈性眩晕的可能性。颈性眩晕患者可以出现平衡障碍。其表现为在窄小基底面上站立、扭转行走和探身够物困难;行走或站立时感地不平;周围环境昏暗感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不一定是颈性眩晕的致病因素,而真正因素则为颈枕部的软组织损害。它可通过多个环节对前庭眩晕中枢的间接性刺激而产生眩晕症状。通过对损害性颈枕部软组织的治疗可减轻或消除此类刺激而使此病得以治愈。

临床表现: 1、眩晕 可为运动错觉性眩晕,也可为头晕、晃动、浮沉感,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少数可出现耳蜗症状。 2、 颈和(或)枕痛 多在晨起时发生 3、颈神经根压压迫症状 手机臂法、感觉异常、无力、持物不自主的坠落。 4、可有咽异物感,视觉症状。

诊断检查 1、检查时,可发现额棘突,棘突间、横突、棘旁颈肌、枕外粗隆外下方、肩胛上区有压痛、紧张、坚硬或硬结。甚至隔夜病人在按压某一部位时可出现眩晕及眼震或扪诊颈椎不部时眩晕明显减轻,头及颈部运动受限情况。 2、颈扭曲试验及颈性掩震检查可呈阳性。 3、其他激发性眼震电图检查可无异常,或出现头位性眼震、少年可有冷热试验增强。

诊断 诊断必须结合 1、病史与症状,尤其是眩晕的特征、病程、伴发症状、诱因等。 2、检查极为重要。 3、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与应颈性眩晕的区别诊断。

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包括固定,颈牵引及必要时手术等。 2、针对内耳血供障碍,改善内耳微循环常用药有地巴唑、烟酸、培他定、氟桂利嗪、复方川芎嗪、复方丹参片,都可喜等,降低血液粘滞度,可用双嘧达英、阿司匹林等。 3、前庭镇静剂 常用地西泮、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4、颈部凝滞(僵硬)者可用理疗、普鲁卡因封闭椎旁,服用非甾体类镇痛药物,如美洛昔康等。 5、改变不良卧位,枕头不能过高或过低,睡眠时,除头部着枕外,应使肩部上部也着枕,颈部要坚持经常锻炼。

王海蛟
王海蛟 主任医师
漯河市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