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秘手术篇---老年便秘不可轻视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不仅带来身体不适,严重者可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专家提醒:老年人出现便秘要引起高度重视。
如果有下列症状中的两项或以上,可初步诊断为便秘: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粪或硬粪;③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⑥每周排便少于3次。在不使用泻剂时很少出现稀便;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月,近3月符合以上标准。
老年人便秘的认识和诊治存在一些误区。①对便秘认识不足。②有便秘症状后,没有到正规医院就诊,而是自行购买或听信虚假广告购买通便药物,如排毒养颜胶囊、通便茶等。这些药物刚开始服用,效果“很好”,大便很“顺畅”,但一段时间后效果减弱。这是因为通便药为刺激性泻药,长期使用会损伤肠上皮细胞及神经元细胞,使肠蠕动减慢,加重便秘症状。做肠镜检查时发现结肠“变黑了”,称为结肠黑变病,就是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引起的。
老年便秘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经过正规的药物、行为等治疗后,约90%的便秘患者症状可缓解,但有约10%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称为顽固性功能性便秘,需要手术治疗。目前主张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进行老年便秘的外科手术。
吴东波,主任医师,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到美国Florida医院和加拿大Toronto大学附属医院学习腹腔镜微创技术。擅长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腹腔镜微创手术。现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厅级课题8项。获国家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与编写《实用腹腔镜外科手术学》、《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彩色图谱》和《大肠癌的微创手术》等专著。

本文是吴东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