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志华 三甲
刘志华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脑病科

我当年的“高考志愿”

1748人已读

gkzy01.jpg

当年的七月被称为“红七月”或者“黑七月”,因为它是人生的一道坎,颜色完全取决于你的结果。对于那些揣着录取通知书走进“象牙塔”的幸运儿们,有一点只有他自己才清楚,高考“志愿”是我的“自愿”吗? 如果是,他是幸福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可能会忍受一生的煎熬。

我的高考志愿简单到别无选择,只有一条,那就是“学医”。原因大概有两个吧,我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儿科医生,我从小在县医院家属院长大,那时没有太多了解外界的渠道,我熟悉的职业只有医生和教师,在这两个备选答案中,我更喜欢当医生。再一个,小时候的我就是一只“病猫”,重度扁桃腺炎每个月都会和我有几次约会,输液是家常便饭,终于在7岁时,我全麻躺在手术台上,做了在当时算是比较大的手术——“扁桃腺摘除术”,后来身体还是一直不太好,我就更坚定了学医的决心。这理想,有为“小我”的私心,也有“济世救人”的宏愿。

gkzy02.jpg

高三的学习生活单调而紧张,就在我全力以赴为高考备战时,有一件事却改变了这个轨迹,班主任老师找我谈话,我所在的淮阳中学是省级重点中学,有几个可以保送河南大学的名额,他说我的性格适合当老师,准备选送我去,我突然迷失了。但毕竟保送是在高考前进行,不影响当年的高考,等于多了一次“跳龙门”的机会,我答应了。但保送也是要考试的,于是就有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二次开封之行,第一次是去看病——“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这个病名是我学医以后才知道的,通俗地讲就是吃饭张不开嘴,与精神紧张有关,这个疾病让我高中二年级不得不休学半年。河大之行我没被选中,回校继续我“激情燃烧的岁月”。

gkzy03.jpg

高考在七月的7、8、9三天进行,我失眠腹泻,考试时状态很差。记不清是先下分数还是先填报志愿了,只清楚地记得那时填报志愿是按重点大学、本科、专科分等级的,我的高考志愿清一色填上了医学院校:中山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洛阳医专。可见我当年学医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临交志愿表的前一天,父亲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说按我的成绩,考取中山医科大学有一定难度,放弃重点大学挺可惜的,几乎强制让我改成长春地质学院。也许应该感谢高考时的不良状态,才成就了我的理想,我以差重点大学分数线8分的成绩考上了河南医科大学,让我最终成为一名医生。以后我常常感叹,有时少考几分也不都是坏事,没有让我拿着探杖在山中寻矿,却圆了我多年的学医梦想。

gkzy04.jpg

而今当医生已二十多年了,从以前抽象的理想,到一个个具体的临床工作,其中甘苦自知,我反而更加热爱我选择的这个职业。但不得不承认,行医环境却变的越来越恶劣,满眼充斥着暴力还有不让子女学医的衷告,“谁解其中味”啊?但每当我在门诊或病房看到家长带着孩子看病或探望亲人,孩子那一双清澈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医护,我知道他们心里或许在崇拜,或许在想长大了也要穿上白大衣,当一名医生或者护士,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少年时的自己,眼里就湿湿的。十年后的果子都是今天种下的,现在的孩子将来就是为我们看病的医护。政策制定和舆论导向,一切的一切,是该改变的时候了,别蒙蔽了孩子们清澈的双眼,别让热爱医学的孩子对医学望而却步,让更多优秀的学生能成为医学生,因为生命科学是最至高无上的。

我是一个敏感和神经质的人,习惯反思过去,常常后悔做过的很多事,我妻子说我,“你一辈子,不后悔的事情不多,可能只有学医这一件事是你从来不后悔的”,她这话,我认可,如果让我重新填报一次高考志愿,我还会填上一串医学院校,唯一和当年不同的是,我不会再听父亲的劝告,改去任何一个,原因简单到只有两个字——“热爱”。

gkzy05.jpg

刘志华
刘志华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脑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