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诊断高血压的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
刚刚诊断高血压的病人,应该了解自己是什么原因的高血压,高血压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先有高血压的症状,再继发其他脏器的病变;继发性高血压是先有其他脏器的病变,再继发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需终身服药,继发性高血压只要将原发病治好了,高血压也会随之而愈。 所以,当发现有高血压时,要做以下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肾、肾上腺、肾动脉彩超
2、血常规、血生化
3、必要时,颅脑磁共振
通过以上检查需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也就是肾实质性病变,肾上腺病变,肾动脉狭窄,脑垂体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会继发心脑肾,周围血管的损害,还应该进行一些相关检查,以便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1检查有无心脑肾疾病
伴或不伴心脑肾疾病,血压控制目标是不一样的。例如伴有冠心病或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而不是140/90 mmHg。另外,伴有不同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该选择的降压药也是不同的。例如,伴有冠心病时应首先选择b-受体阻滞剂,伴有慢性肾病时则应首先选择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
2检查心电图与心脏超声
这两项检查有助于评估是否患有冠心病、左心室肥厚等心脏疾患。
3检查血肌酐与尿蛋白
了解有无合并肾脏病变。
4检查血糖
合并糖尿病时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并且应该首先选择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物。
5检查血脂
血脂检测结果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服用他汀。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不同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想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患有高血压,不伴有其他疾病,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3.4mmHg以下即可;如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则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 mmol/L以下。这样的患者多需要接受他汀治疗。
6检查有无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疾病
这些大血管存在明显狭窄(≥50%)时也应该更为积极的控制血压,并应用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
7其他
除上述各项外,确诊高血压后还应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吸烟、身高体重是多少、父母有无心血管病等,这都有助于医生更为准确的制定治疗决策,特别是确定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