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晓冰 三甲
王晓冰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风湿免疫科

干燥综合征的研究热点追踪

1397人已读

传统认为干燥综合征(SS)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起上皮细胞调节和炎症、免疫应答的异常。其重要的特征是T、B淋巴细胞浸润唾液腺和泪腺。

在遗传因素方面,近年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帮助我们更多地认识到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疾病的始动和持续中的作用。

除了复杂的遗传学背景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表观遗传学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毫无疑问,T、B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在pSS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适应性免疫,人们对固有免疫在pSS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关注。

1.png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环境因素可能启动了炎症的发生、外分泌腺的破坏和系统受累,因此,研究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Ⅰ型干扰素、Toll样受体、IL(白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NK细胞等固有免疫的参与者。

在疾病的诊断方面,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是2002年的美国欧洲共识小组(AECG)标准和2012年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2016年10月,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共同制定了最新的pSS分类标准,为临床试验的纳入标准提供了参考。

目前pSS治疗的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生物制剂方面,涉及到的治疗靶点主要有B细胞、共刺激分子和其他细胞因子。

Rituximab作为在SS中研究最多的一种生物制剂,是以B细胞为靶点的人鼠嵌合抗CD20单抗。Rituximab在大多数开放性试验中可以观察到疾病活动度的改善和症状的缓解,甚至对系统受累有作用。但是在TRACTISS和TEAR两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均未达到初级结局指标。鉴于不同研究初级结局指标不同、研究人群的异质性、随访时间短等局限,Rituximab疗效尚不确切。

2.png

Belimumab是一种抗BAFF的单克隆抗体,应用于SS治疗方面,BELISS研究(开放性试验)显示,该单抗治疗后有60%的患者达到了初级结局指标,疾病活动度下降,患者主观干燥症状、乏力、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但唾液流率和Schirmer试验未见明显改善。目前正有一项观察Rituximab和Belimumab联用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中。

Abatacept是人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分子的细胞外功能区与人IgG1的Fc段结合而成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可调节T细胞活化所需的CD80/86:CD28共刺激信号。关于Abatacept,目前有两个开放性试验观察到了使用Abatacept后腺体炎症减轻,唾液流率增加,ESSDAI和ESSPRI显著下降,停药后上升,而腺体功能无改善,同时腮腺生发中心/mm2数量减少。而一项在RA继发SS的患者中进行的开放性、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观察到了疾病早期使用Abatacept唾液腺和泪腺流率的增加。另外,一项评估抗CD40单抗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招募ESSDAI≥6的受试者。

磷酸肌醇3-激酶δ(PI3Kδ)抑制剂、淋巴毒素-β受体(LTbR)融合蛋白和IL-6抑制剂tocilizumab等生物制剂都在临床试验中。维甲酸相关孤受体-γt(RORγt)拮抗剂A213则在动物试验阶段。

作者:张奉春 北京协和医院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晓冰
王晓冰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