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振山
副主任医师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精神科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干预策略
4747人已读
精神科常见便秘中大多数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1、药物因素,药物可以引起肠蠕动减慢,大便滞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变干而便秘。
2、缺乏食物纤维,饮食过于精细少渣,由于纤维缺乏令粪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3、液体量摄入不足。饮水较少,水分大都被肠道吸收,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进而发生便秘。
3、不活动、肥胖。特别是因病卧床或乘坐轮椅,缺乏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摄食本身不能使粪便向前推进。
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5、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常用办法
1、酚酞片。
优点:便捷。
缺点: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加重便秘!
2、芦荟制剂。
优点:温和作用。
缺点:长期使用,肠道蠕动紊乱。
3、番泻叶
优缺点同芦荟制剂。
4、麻仁润肠丸
优缺点同芦荟制剂,老年人常用。
5、小磨香油【强烈推荐】
优点:不伤肠胃,温和滋润,不会干扰正常肠道生态。
缺点:没有!
因为:小磨香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大量抗氧化剂,不仅可以润肠,更可以提高肠道吸收力,改善免疫力。
大家可以试一试。
具体怎么用,可以微信我
本文是潘振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