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
现在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逐年增多,很多的患者被戴上了“过敏”的帽子,“食物过敏”问题逐年扩大。因此常常被终身限制不能吃这种食物,不能用那种物品,可怜的患者只能对这些美味的食品垂涎三尺却无福享受。其实,这些患者并非全是对某种食物过敏,而是与过敏同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理并不相同的“食物不耐受”。
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临床症状的异同
食物不耐受临床可表现为多个系统的慢性症状:
(1)消化系统的口腔溃疡、恶心、腹痛、腹泻、口臭、打嗝、胀气等;
(2)在皮肤上常表现为湿疹、荨麻疹、皮炎、过敏性紫癜、皮肤淀粉样变、痤疮、指甲和头发脆性大、头皮屑、皮肤干燥、黑眼圈等;
(3)神经系统的焦虑、困惑、忧郁、无法专心、暴躁易怒、坐立不安等;
(4)呼吸系统的气喘、慢性咳嗽、喉咙痛、流鼻水、鼻后黏液分泌、慢性鼻窦炎等;
(5)肌肉骨骼系统的关节炎、关节疼痛等;
(6)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尿急、阴道搔痒、阴道分泌物异常等;
(7)心血管系统的胸部疼痛、心律不整、高血压等;
(8)甚至疲劳、晕眩、头痛、睡眠困难、体重快速变动、肥胖、磨牙等疾病,可能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
食物过敏常见的症状有:
(1)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
(2)皮肤症状:皮肤充血、湿疹、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
(3)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昏等,比较严重的还可能会发生血压急剧下降,意识丧失,呼吸不畅甚至是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在临床上,食物不耐受的患者可以出现与过敏相同的一些症状,难以区分。事实上,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疑似食物过敏的诊断也不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建议及早前往专科医院接受严格监测及及时规范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是樊可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