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发表者:曹莉明 人已读

脑梗塞既人们常说的“中风”的主要原因是脑供血动脉的狭窄和闭塞。据统计,60%以上的脑缺血病人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

颈动脉是人脑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当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时,大脑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主要的表现为:耳鸣、视物模糊、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嗜睡、失眠以及多梦等。也可以出现眩晕、眼前发黑(黑矒),重者可以出现反复的晕厥,甚至偏瘫、失语、昏迷,少数人可以有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甚至突发性失明。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有三种: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药物治疗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如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或新的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但仅适用于狭窄程度不超过50%的患者,对于超过70%狭窄的患者一般建议手术治疗。

颈动脉开刀手术的基本方法是内膜切除,解除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恢复大脑血供,消除脑梗塞栓子,该手术的缺点是需要全身麻醉,颈部切口及创伤大,恢复慢,优点是完全切除增生内膜和硬化斑块,再发生狭窄的机会较小,不需要终身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起效快、恢复快、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只需要局部麻醉,在大腿根部穿刺,将一根直径在2毫米左右的导管放置入股动脉,将导管输送到颈动脉狭窄部位,选准位置后将支架释放出来就完成了对颈动脉硬化狭窄部位的扩张成型,改善大脑血流供应。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进行手术或腔内治疗:1、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2、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70%,但头晕、黑矒等脑缺血症状典型,或者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脱落;3、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有中风发作史,或脑梗塞后仍有小中风发作。

病例介绍如下:

女性,69岁,主主因间断性黑懵,头晕入院,无四肢肌力、肌张力障碍,既往无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多年口服降压药物控制平稳,当地医院彩超提示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就诊我院,头颈部CT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长段闭塞,左侧颈内动脉起始端极重度狭窄,右侧椎动脉起始端重度狭窄。治疗策略先行右侧椎动脉支架植入,目的防止因颈动脉支架植入过程中血压波动造成后循环梗塞可能,而后再行左侧颈动脉支架植入,过程如下图所示:

IMG_20170717_143617.jpg

IMG_20170717_143901.jpg

IMG_20170717_143922.jpg

IMG_20170717_143648_mh1500284500909.jpg

IMG_20170717_143747.jpg

IMG_20170717_143756_mh1500284618390.jpg

IMG_20170717_143812_mh1500284641785.jpg

IMG_20170717_143836_mh1500284667096.jpg

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术的效果鼓舞人心,患者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国际上很多对比内膜切除术和支架成型术试验的结果表明,颈动脉支架成型术较内膜切除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

对于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而言,金属支架是异物,在体内与血液接触时有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可能,因此术后需正规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通常用药为阿司匹林100mg,1次/日,口服终身,波立维(氯吡格雷)75mg,1次/日,口服3-6个月。术后1,3,6,9,12个月时复查颈动脉超声或CT,以后每年复查一次。术后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戒烟、清淡低盐低脂饮食;积极活动锻炼身体;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


本文是曹莉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