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失智症临床表现,你该知道这些?
老年失智症,俗称老年痴呆,学名阿尔茨海默病。在一般人看来,失智症的诊断并不复杂,正像电视剧中出现的一样:记忆力消退,不认识家人;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有时行为乖张,制造出种种麻烦……此时很多观众都会对这些老人做出诊断,认为他们患有“失智症”---老年痴呆。事实上老年人为何会出现失智的症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失智”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下降甚至消失,医生称之为“认知功能减退”,这种认知功能的下降源于大脑功能的退化及损伤,而损伤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常见临床症状有以下。
一、记忆力减退
记忆力减退是失智症老人最常见的症状,80%以上的失智症老人都以“记性不好”为最初的主诉。记忆力减退是指对刚刚发生过的事情或短时期内发生的事情不能记忆。失智症老人往往抱怨自己的记性越来越差,丢三落四,每日里总是在寻找东西,惶惶不可终日,十分痛苦。
记忆力减退,特别是近记忆力的减退应该引起家人及亲朋好友的注意,不要忽略这个最常见而且是疾病早期即可以出现的重要信号。
标题
二、定向力障碍
所谓“定向力”是指人对地点、时间和人物的判断能力,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地点(方向)定向,指对自己身在何处的判定;其次是时间定向,指对季节、昼夜、时间的判定;而人物定向是指对人物的识别能力。
一旦发生失智的状况,失智症老人的定向力往往受损,地点定向往往最先出现障碍,走失也成为了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人物定向障碍多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
标题
三、语言障碍
1.“找词困难”,比如失智症老人找不出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时说说停停,或者仅重复几个词语。
2.有些失智症老人只能说短句子,甚至一个一个“蹦字”,词不达意。
3.“不知所云”,这类失智症老人丧失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4.“命名性失语”,这类的症状是失智症老人叫不出一些常用物品的名字。
5.“刻板语言”,比如有的长辈反复只说一句话:“我们的祖国是春天”,或者“大炮不是机关枪”。
6.模仿他人的语言,重复别人讲的话也是一种语言障碍。
几乎所有的失智老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语言障碍,了解不同类型的语言功能损伤既有助于对失智症的诊断及分型,也有益于对认知康复和训练方法的探索。
标题
四、计算能力下降
计算能力减退是失智症老人的常见症状,他们往往总是算不清楚,甚至连最常用的加减乘除法都不能做,总是算出一笔“糊涂账”。
标题
五、思维能力减退
思维判断能力的减退会导致失智症老人的工作能力下降,到后期甚至会导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失智症老人对以往十分熟悉的工作也不能胜任,甚至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
标题
六、情感发生变化
多数失智症老人的情感会在发生失智症状后,变得十分不稳定,没有任何原因的高涨或低沉。有人口若悬河,有人变得消极被动,有些人的情感变得十分脆弱,还有些失智症老人的情感十分冷漠,似乎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所谓。
标题
七、性格发生改变
常常可以听到失智老人的家人这样抱怨:“和过去相比,他(她)简直变了一个人。”老人失智后,性格往往发生改变,甚至人格也出现衰退。
标题
八、精神行为异常
失智症老人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是最令家庭照护者困扰的症状。失智症老人变得十分多疑、猜忌,有时甚至出现幻觉和妄想。被盗妄想、嫉妒妄想、易被激惹等都是很常见的症状。
一般而言,医生诊断治疗一位有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其基本程序应该分为三步:(1)病人有无认知损伤;(2)哪种类型的认知损伤;(3)根据疾病的种类及病情的轻重不同制定治疗及护理方案。
本文是王金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