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冯志海 三甲
冯志海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甲状腺癌真的要更名了吗?

42720人已读

甲状腺癌真的要更名了吗?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冯志海教授告诉您真相!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冯志海教授 / 文 】

近日,美国甲状腺学会对一种甲状腺癌的资料进行了评估,确认更改“包裹型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命名,不再出现“癌”字,现在它的名字是“带乳头状细胞核特征的非侵袭性滤泡型甲状腺肿瘤”,为非恶性肿瘤。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不小轰动,过度治疗又一次被提到前台。

此项研究者表示,以前医生会对这类患者实施手术以切除整个甲状腺,接下来对患者使用放射性碘进行治疗。目前看来,上述措施不仅不必要,而且对患者身体有害。这种肿瘤预后非常好,更改名称合理且必要,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人们的恐惧感。 但是鉴于目前的研究样本有限,美国甲状腺协会将推荐级别列为“弱”,证据级别列为“中等”。有待更多前瞻性研究来验证。

癌症是指细胞不受控制的进行性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侵袭性是癌症的必要条件。“带乳头状细胞核特征的非侵袭性滤泡型甲状腺肿瘤”虽然具有乳头状癌的细胞核特点,但是它具有包膜,不具有侵袭性,复发几率极低,所以从癌症中除名时合理的。

有一点肯定让你很失望,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这种肿瘤以后还需要做手术,至少要切除含肿瘤的部分甲状腺,以便病理医生检查组织确定肿瘤是否完全被纤维组织包围,是否有包膜或血管侵犯,否则仍然难以诊断。庆幸的是除了切掉肿瘤之外,患者将不需要进行扩展手术,如甲状腺全切除术,也不需要在术后采用放射性碘治疗。但也有专家建议可以不必手术,随访即可。医学真理的取得复杂而漫长,共识达成有待时日。任何真理都有相对性,医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科学。

据2016年美国数据估计,以往被诊断的这部分甲状腺癌占全部甲状腺癌的15%。而从目前中国医院的研究数据来看,我国这部分甲状腺癌占比可能相对较大。

专家简介:

冯志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与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及骨矿盐分会常委,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中医内科会诊中心内分泌专业专家。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等8项,主编高等中医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系列教材《内分泌病及代谢病学》、参编《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等专著。

秉承传统中医理论、应用中医特色技术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症、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肥胖症痛风、黄褐斑、痤疮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开展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甲状腺细针穿刺、消瘿止痛散穴位贴敷治疗亚甲炎、甲状腺局部调节免疫疗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无水乙醇消融术等特色技术。

冯志海
冯志海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