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何朝生 三甲
何朝生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杀手中的杀手。

1258人已读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糖尿病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常见。大约有30%~40%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肾病中的特种兵,是因为它有不同寻常的“厉害”之处!

厉害之一:发生尿毒症的风险大;

厉害之二:发生尿毒症以后,比其他非糖尿病尿毒症患者存活率低。

对于这样一个又沉默、下手又狠的“特种兵,糖友们往往猝不及防!

1、糖尿病肾病有别于其他肾病

其他的肾病患者,查尿常规,蛋白显示1+,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克以下,医生会说,这个蛋白尿的量算比较轻的。

但,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查24小时蛋白定量虽然也是只有零点几克,医生却会神色凝重反复叮嘱糖友,要非常重视肾脏问题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糖肾患者一旦出现明显的尿蛋白(24小时蛋白定量大于0.5克),在Mogensen分期中(一个公认的糖尿病肾病自然病程,分1~5期),已经是4期了,被称为显性糖尿病肾病期,进入这一期,意味着肾脏早已经出现明显的病变。

因此,作为肾脏病的极高危人群,糖友要比普通人更懂肾脏健康,以下我们来了解专门针对糖友的肾病常识!

2、糖友需要了解的肾脏健康常识

1)尿常规蛋白阴性不代表没有肾脏问题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早期肾脏问题不能只靠尿常规或者24小时定量的检查,这是和其他肾友有一定区别的地方。而是应该查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更敏感、更早发现蛛丝马迹。

对于一个初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即便尿常规阴性,也应该查微量白蛋白的检查。如果复查2-3次,微量白蛋白均超过正常,应及时治疗。即便正常,以后也要每半年或者1年的时间复查这个项目。

2)糖尿病+蛋白尿≠糖尿病肾病

一个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肾病,有可能是糖尿病合并一个其他类型的肾病

因此,医生会根据一些临床表现来进行相应的判断。如果怀疑是糖尿病肾病,一般不常规肾穿刺,但如果不符合糖尿病肾病表现,医生有可能会要求肾穿刺,进一步确定肾病类型,来指导治疗。

3)不要逃避,早重视比晚重视好得多

曾遇到一位肾友,在多年前就发现糖尿病肾病,医生要求他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还能延缓很多年。但按照他当时的话说:反正这些降糖药、降压药吃不死也治不好,还不如能乐活一天就乐活一天,管他呢,你别劝我吃这么些药,反正早透析晚透析,我坚决不透析。

后来因为心衰、肌酐高住医院,他马上就改口了:你就是让我天天透析,我也透,只要能活着,日子多好,我愿意全力配合!

这样的患病心态太常见了,在疾病早期的时候不愿意面对,想做鸵鸟。等真到了疾病晚期又想拼命挽回。

糖尿病肾病在早期发现,并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特别是ACEI和ARB类药物的使用,可以极大延缓进入显性肾病的时间,尽量避免尿毒症的发生。因此,早期不要做鸵鸟,早早重视起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何朝生
何朝生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