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中隔偏曲
【什么是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是位于双侧鼻腔之间的“隔断”,分隔两侧鼻腔,鼻中隔由多块骨及软骨构成,鼻中隔偏曲表现为鼻中隔偏离正中线,可表现为“C”、“S”型偏曲,也可以表现为局部的鼻嵴和棘突。在人群中有很多人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曲,但患者无明显的不适症状,这种情况的鼻中隔偏曲一般不需要处理。
【鼻中隔偏曲的治疗】
鼻中隔偏曲为软骨或骨结构的偏曲,药物治疗无效,目前主要通过手术矫正方式来治疗。手术通过鼻内镜下,面部无切口,在鼻腔内鼻中隔黏膜上做一长约1厘米的切口,从而矫正偏曲。
【哪些情况需要治疗】
1、鼻中隔偏曲影响呼吸,鼻塞严重者。
2、高位鼻中隔偏曲影响鼻窦引流或引起反射性头痛者。
3、鼻中隔骨棘或骨嵴常致鼻出血者。
4、鼻中隔偏曲,下鼻甲代偿增大,影响咽鼓管功能者。
5、某些鼻腔鼻窦疾病手术治疗的前置手术。
6、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伴有鼻中隔偏曲者。
【术后住院期间注意事项】
1、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一般行双侧前鼻孔填塞,填塞物可于24-48小时后取出。在此期间患者有头痛、流泪、咽干、吞咽困难可能,一般可耐受。必要时可应用止痛药物。
2、如行鼻中隔贯穿缝合,部分患者可不行双侧前鼻孔填塞,但术前偏曲明显部分可能放置小块填塞物有助于保持鼻中隔形态,如填塞物不可降解,
可于24-48小时后取出。
3、取出填塞物后鼻腔内可有少量术中出血流出,不予特殊处理。
4、取出鼻腔填塞物后不要用力擤涕,剧烈运动,防止中隔黏膜内出血,可应用海盐水行鼻腔喷雾保持湿润。
5、术后或取出填塞物后鼻腔黏膜会不同程度肿胀,患者会感到鼻塞,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等待黏膜消肿后通气恢复正常。
6、鼻中隔缝合线一般术后5-7天拆线,即使应用可吸收线缝合,最好行拆线处理,防止线结上积聚涕痂,影响通气,鼻腔干燥。
7、如有鼻腔出血、剧烈疼痛需及时呼叫医生进行处理。
【出院后注意事项】
1、保持鼻腔湿润,继续应用海盐水行鼻腔冲洗。
2、定期复查,术后1周、2周、6周行门诊复查,清除鼻腔内涕痂,防止鼻腔粘连,以后视情况定复查周期。
3、对于有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需继续药物控制鼻炎。
本文系刘海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海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