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体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约5mm×3mm×2mm,位在颈动脉分叉处后方的外鞘内。颈动脉体对低氧血症的刺激最敏感,其次是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兴奋时,可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呼吸的改变又反射性影响循环,使机体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潮气量增加、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脑和心脏的血流量增加,而腹腔内脏的血流量减少。
颈动脉体瘤是化学感受器肿瘤。2%~5%是恶性肿瘤。判断恶性依靠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脏器的转移而定。
病因:
1、 长期慢性低氧刺激。
2、 家族性颈动脉体瘤。
3、 可能与某些癌基因异常表达有关。
后果:
1、 5%以上恶变率。
2、 导致脑缺血。
3、 侵犯神经。
4、 侵犯血管。
5、 压迫邻近脏器。
常见人群:中、老年人。
表现:
1、 颈部增粗或下颌角无痛性肿块。肿块可横向推动(Fontaine征),可扪及瘤体搏动。家族性颈动脉体瘤的双侧发病率20%。
2、 颈部疼痛,肿块局部压痛。
3、 脑部缺血症状:耳鸣、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
4、 瘤体侵犯神经可产生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伸舌时舌尖偏向同侧等。
5、 5%的颈动脉体瘤具有神经内分泌活性:头晕、面色潮红、心悸、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头痛、出汗和畏光。
6、 如果向口腔内生长:口腔检查可见咽部膨出。
检查:彩超、CTA或MRA、动脉造影。
需鉴别:淋巴瘤、颈部淋巴结肿瘤转移、颈动脉瘤、甲状腺病变、下颌下腺和鳃裂囊肿。
治疗:
1、手术治疗:
Shamblin Ⅰ级,颈动脉体瘤切除。
Shamblin Ⅱ级,颈动脉体瘤切除+颈动脉转流术。
Shamblin Ⅲ级,颈动脉体瘤切除+颈动脉转流术+血管移植术。
2、 放射性核素治疗:对残余病灶和防止术后复发有一定疗效。
3、 定期随访及家族筛查。
本文是孙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