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新美 三甲
郭新美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结核内科

肺癌的诊断方法

2083人已读

一、无创性检查

1、痰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达99%,因此痰检发现癌细胞基本可以确诊癌症。但是痰细胞检查的敏感性较低,仅有66%,而且还与送检标本的次数及质量有关,因此,痰检未发现癌细胞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另外就是,痰细胞学检查标本没法做基因检测,不能判定患者是否适合吃靶向药。

2、血液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治疗及随访,包括CEACA125NSESCCCyfra21-1等。但这些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因此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有限,一些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并不高。目前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监测治疗反应、早期监测复发,提示预后等方面的研究。

3、胸片:主要用于筛查,肺肿瘤在胸片上可显示大体位置及大小。此方法因精准度不高已基本淘汰。

4、胸部CT扫描:CT图像可以看到肺癌的形态、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已经转移、转移部位等。CT扫描可以发现常规胸片难以显示部位的病灶,如肺尖部等部位,还能显示胸片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CT有助于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判断是否发生转移,转移的部位,对于肿瘤的分期非常重要。CT扫描是目前公认的筛查肺癌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5、核磁(MRI)扫描:核磁图像上也可以看到肺癌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已经转移、转移部位。核磁对于可移动的结构显示不够精确清晰,如肺,会随着每一次呼吸而上下活动。因此,MRI很少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但对于脑转移的诊断MR准确性较高,是进行脑转移检查的首选手段。

6、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扫描:PET-CT可以构建体内器官组织的影像。体内注入少量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体内能量代谢最高的器官和组织吸收。癌组织代谢活跃,因而可以吸收较多的放射性物质。扫描仪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元素,从而形成人体影像。

PET/CT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1)可以用于早期肿瘤的诊断和良恶性鉴别: 肿瘤组织的重要特点就是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在PETCT表现为高摄取,若无代谢增高表现,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尤其是其他检测手段对于肿瘤性质较难确定的时可以考虑使用。(2)有助于明确分期: PET能一次进行全身断层显像,这也是其它显像设备所无法实现的。除了发现原发部位病变,还可以发现全身其他部位有无转移,对肿瘤的分期非常有帮助。(3)早期鉴别肿瘤复发,对肿瘤进行再分期: PET可以对治疗后肿瘤残留或复发进行早期诊断,并与治疗后纤维化、坏死进行鉴别,同时根据治疗后病灶分布情况进行再分期,CTMRI等结构信息为主的影像手段很难做到这一点。(4)肿瘤原发病灶的寻找: 通过快速的全身PET/CT扫描,为不明原因的转移性肿瘤寻找原发病灶。

7、骨扫描:骨扫描是利用示踪剂观察骨组织的情况。也是通过静脉注入示踪剂。示踪剂在骨的某些区域浓聚,可以被一个特殊的摄像机检测到,正常骨组织影像成灰色,而有损伤的区域成黑色,如有癌侵润的部位。骨扫描及PET扫描诊断经常需要结合CTMRI、常规X线片和体格检查的信息

二、有创性检查

肺癌的确诊需要病理的证实,仅通过影像学的及临床上发现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是不能确诊肺癌的。获得病理可以确定肿瘤的亚型,如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肺癌等,还可以通过病理获得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如EGFRALK等基因检测来选择靶向药物。因此,病理是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1、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医生可以看到气管内的病变情况,用毛刷或活检钳取得液体或组织标本,从而获得组织细胞病理学诊断。 此方法适合中央型肺癌、气道内肿瘤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而肺部病变较小的肿瘤。

2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检查:肺穿刺的适应症相对较宽,随着穿刺技术的进展,肺穿刺引发的副反应越来越少,而且因肺穿刺活检取材较大,除了做病理,还可以行基因检测,是目前确诊肺癌的即经济又安全的主要手段。

3、开胸探查适用于影像学高度可疑肺癌,而痰检细胞学、气管镜等检查均未发现癌细胞,而又不愿意行肺穿刺者。

郭新美
郭新美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结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