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良斌 三甲
郭良斌 主治医师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影像医学中心

为什么小儿斜颈要专科诊治?

4575人已读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同时生活环境的改变,斜颈宝宝的发病率较过去有所增加。目前很多医院的诊治只停留在测量胸锁乳突肌厚度和按摩上,进而导致小儿斜颈的诊治效果不好。随着国内外对小儿斜颈的不断研究,进而揭示小儿斜颈病理学、生理学、基因水平等更深层次问题,但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经过我们数年来对近300例各种疑难小儿斜颈诊治和研究,同时吸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科学改进,开发出了我们特有地小儿斜颈诊治方案,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小儿斜颈专科,而且诊治效果得到国内外斜颈宝宝家属好评。

下面通过几个病历分析来说明为什么小儿斜颈要专科诊治。

病例1:该宝宝来自郴州当地,出生1月余发现左侧颈部包块就诊,超声检查发现宝宝左侧胸锁乳突肌胸骨端中下段一肌性包块,诊断为左侧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骨端,肿块型)。

IMG_20171012_014841.jpg

IMG_20171012_014852.jpg

经过我们1个月10余次治疗,宝宝包块消失, 肌肉的厚度正常,纤维化和弹性正常,达到结构治愈。

IMG_20171011_185631.jpg

IMG_20171012_015022.jpg

病例2,该宝宝来自外省,3月余。出生1月后在当地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一段时间后,包块消失,但治疗效果一直不好,故来我院就诊。

IMG_20170922_154504.jpg

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右侧胸锁乳突肌锁骨端部分肌肉断裂。经过一段时间,宝宝达到临床治愈出院。

病例3,该宝宝来自外省,在当地2月诊断为小儿先天性斜颈,按摩2个月包块消失,医生交代斜颈会自愈,回家自己按摩。结果病情越来越重,一直拖到1岁多到我院就诊,我们评估患侧胸锁乳突肌功能很差,最后不得不选择手术治疗。

IMG_20170922_153349.jpg

IMG_20170922_153319.jpg

病例4,该宝宝来自国外,2岁多。出生胸锁乳突肌厚度一直正常,先后到几个国家诊治,一直没有发现问题,最后到我院就诊。

IMG_20171011_185631.jpg

经过超声检查,发现患侧肌纤维有改变,弹性差,诊断左侧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超声检查结果跟国外临床医生和我院临床医生的体格检查一致。患侧胸锁乳突肌弹性差导致斜颈。经过短时间治疗,胸锁乳突肌功能得到好转。

像这样的斜颈宝宝,我们工作中经常能够遇到,我们也经常为那些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宝宝感到惋惜。

小儿斜颈,它是一个多方面,多因素因胸锁乳突肌异常引起的头颈歪斜疾病。我们在诊断的时候,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和分析,不能单从胸锁乳突肌厚度来诊断。在治疗方面,我们也有别于传统按摩,利用麦肯基力学、点穴等多种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不仅促进肌纤维的发育,同时改善肌纤维弹性等方面。

小儿斜颈是因胸锁乳突肌异常而导致,胸锁乳突肌具有以下特点:1,它属于骨骼肌,具有肌肉解剖特点,两端连于骨骼,由肌肉和肌腱组成,如肌腱受损也可引起斜颈等;2,它受神经系统支配,由血管供血,具有所有骨骼肌的特性,如颅内病变、神经发育不良也可引起斜颈等;3,它只是参与头颈运动中的一部分肌肉。头颈歪斜,可以由胸锁乳突肌引起,也可以由其他肌肉、器官病变引起,如眼性斜颈、耳性斜颈等;4,胸锁乳突肌也具有其他骨骼肌一样的生长发育过程,我们不能静止看问题,而因从其生长发育特性来考虑问题;还有共同的胚胎学、纤维化等特点。

小儿头颈歪斜常见病因是斜颈,而斜颈也是由诸多因素引起。我们在诊治斜颈时,应该多方面、多因素综合考虑,不能仅仅从胸锁乳突肌厚度一项就能诊断。国外研究显示,胸锁乳突肌厚度也仅仅是诊治斜颈一项参考指标,对某些特殊类型斜颈及治疗随访等意义不大,同时我们也发现斜颈宝宝的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弹性、 血流等也出现相应改变,并对此进行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国外最新研究相符,同时我们也正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斜颈宝宝早日康复!

目前,我们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小儿斜颈诊治专科。只有专科诊治才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避免手术。

因此可见,小儿斜颈专科诊治的重要性!


郭良斌
郭良斌 主治医师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影像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