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紧吗?要不要治疗?
早在1984年,两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现在不少常规体检中,都有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的测试,而一看到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大家就慌了—— 完了,是不是得胃癌了!!!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
调查数据表明,至少半数国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大部分感染者是无症状的,只有在体检时做相关检查才能发现。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它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检出率高达95%-100%,胃溃疡患者中的检出率在70%以上。
同时,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为Ⅰ类致癌物。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与诸如缺铁性贫血、牙周病、皮肤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甚至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发病有密切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
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经口传播、亲密接触传播、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等。因此,很多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染源直接来自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共同进餐的同事之间。“习惯使用筷子,没有分餐制,患者就会反复感染。”
另外,家中老人把食物嚼烂了或咬下来再喂孩子,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家人之间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夹菜,以免幽门螺旋杆菌互相传染 。
阳性者是否要治疗?
既然上面提到它有这么多种危害,又那么容易传播,那检查出体内有幽门螺旋杆菌,治还是不治呢?
虽然国际最新共识趋向于治疗,但对于我国国情来说是不太现实:我国人口庞大,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案是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由此产生的耐药问题、费效比(投入费用和产出效益的比值)问题都值得考虑。
同时,由于目前成人中H.p感染率高达60%-70%,而大部分带菌人群并无相关症状表现,且未导致相关疾病。因此,并非所有的H.p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根除治疗,是否需要根除治疗,请由专科医生判断。
有胃癌家族史的属于胃癌发病的高危人群,若查出是阳性应尽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对于那些没有胃癌家族史,无明显消化系统症状者,不必太紧张,身体不适时随时看医生,定期体检即可。
而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并非难事,90%的细菌感染者经过1~2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
远离幽门螺杆菌,这些生活习惯要改变
日常生活中,要远离幽门螺杆菌,人们的很多生活习惯都要注意:
1、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
2、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之类,以及酒、咖啡和辛辣的食物;
3、最好尽量减少在外就餐;
4、如果身边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防护,最好跟大家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
5、不要相互夹菜,碗筷注意清洗干净,高温消毒;
6、接吻也会直接感染,同时禁止用嘴喂孩子食物;
7、对于已经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有感染史的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必要时要进行胃镜检查。
8、餐具要勤消毒,一般来说,微波炉加热、75%酒精均可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
本文是陈观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