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米琨
米琨 主任医师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全关节镜下治疗后踝骨折

1520人已读

后踝骨折约占踝关节骨折的7-44%,Cooper 等人在1822年的一个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病例中首次介绍后踝骨折。1932年Henderson 等人首次应用三踝骨折这个单词来描述踝关节骨折

后踝骨折很少单独发生,大部分后踝骨折发生在旋后外旋型骨折中。

踝关节是人体中最为重要的关节之一,它承担人体轴向的大部分重量,其结构稳定性由骨性结构和其周围的韧带组织共同维持。而后踝的完整性和韧带附着点对胫距关节负荷转移、距骨后方稳定性、踝关节旋转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后踝骨折必须解剖复位,复位不良必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不管选用何种切口,后踝骨折的显露都不够充分,手术者几乎无法看到关节面,只能依靠胫骨后方的对位或电视透视来判断骨折的复位。

关节镜对于治疗后踝骨折是否可行?

关节镜对于某些病例是可行的,前方关节镜技术可以观察到后踝骨折面,但不能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因此我们选择后方关节镜技术,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穿钉固定是能够做到的。

手术方法——

1、平卧位进行外踝、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改俯卧位关节镜下后踝骨折复位内固定。

2、俯卧位进行外踝、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接着关节镜下后踝骨折复位内固定。

病例1:旋后-外旋Ⅳ°骨折脱位,后踝骨折除了劈裂外关节面还有压缩。

俯卧位,首先进行外踝、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然后关节镜下后踝骨折复位内固定。

关节镜下见已经复位固定的内踝骨折关节面平整,达到解剖复位。

但后踝骨折关节面不平,塌陷、压缩,这些改变传统的切开复位是极为艰难的。

我们利用专门的撬拨器将压缩的关节面复位,然后再复位后踝骨折

关节镜监视下克氏针临时固定后踝骨折

关节镜监视下经皮拧入空心螺钉固定。

复位固定后关节镜检查见关节面平整。

手术复位的关节镜录像。

手术后DR复查,踝关节骨折脱位达解剖复位。

病例2:患者男性,30岁,车祸致伤左踝关节疼痛畸形2小时,急诊手术。

俯卧位先进行外踝及内踝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然后再建立后外、后内入路,关节镜下显露踝关节后方,见后踝关节面不平,呈台阶位,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达解剖复位。

手术后DR复查,踝关节骨折脱位也达解剖复位,后踝关节面平整。

尽管踝关节镜技术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后方的踝关节镜技术对于一些后踝骨折的处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米琨
米琨 主任医师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