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教授高度近视又患白内障,飞秒激光超声乳手术重见光明
上周的门诊,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这位患者是温州某大学知名的教授,该大学专门引进的人才,在学校有极高的学术地位,是学校的重量级教授。
老教授60多岁,由学校的领导陪同。教授双眼高度近视,患白内障的这只眼睛还曾经视网膜脱离过,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属于一种复杂的视网膜脱离手术)。这种情况属于复杂白内障手术,有相当的风险。
大学领导表示一定要给教授做最好的手术,眼睛对教授来说太重要了。
这样我就为他选择了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因为眼部条件不好、病情复杂,用飞秒激光超声乳化手术的方式是最佳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获得最佳的视力。
因为知道自己的眼睛不好,还做过一次手术,所以老教授在手术过程中很紧张,配合的不太好,又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尽管如此,手术还是顺利完成,其中飞秒激光的部分用了一分多钟,超声乳化部分用了5分钟,对于老教授这种眼睛,迅速准确地完成手术特别重要,否则易出重大变化症。
手术效果很好,远近视力都是0.8。教授非常开心,又可以愉快地工作了。
今天,白内障手术已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看得见,获得最佳的视觉质量、最大限度的手术安全性、最长久的手术效果,成为新的目标。
有了这种“高大上”的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这样的愿望不再是奢望。
迄今为止,这是最先进的白内障手术。
我们来了解这种白内障手术先进技术:
我们的眼球里面有一个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晶状体变混浊了就是白内障。
晶状体是由表面的囊膜、里面的皮质和晶状体核构成的。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用手术刀制作一个很小的角膜切口,用手术镊子将晶状体的前面囊膜做一个圆形的撕除(简称撕囊),然后用超声波和劈核钩将里面的晶状体核劈开成几块(简称劈核),将劈开的核块用超声波打碎、清除掉,留下囊袋,植入人工晶体在囊袋里。整个手术就完成了。
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在超声乳化手术的基础上增加了飞秒激光的技术。
飞秒激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用途:制作角膜切口、撕囊、劈核等几个关键步骤。
飞秒激光的优势:
将白内障手术向智能化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最大程度降低了医生操作的误差;
整个飞秒激光的操作过程完全由电脑系统进行数字化精密控制,精确定位和切割;
按照术前的设计,用飞秒激光完成角膜切口,微创,彻底实现手术无刀化;
利用OCT影像技术或者是Scheimpflug原理的摄影机进行360°旋转扫描成像,获得精准的眼前部3D立体图像,自动侦测晶状体的位置和晶状体核的软硬程度,用飞秒激光准确无误地完成前囊膜的切开和劈核。
具体表现在:
1,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切口更加准确,密闭更好。
2,飞秒激光前囊膜切开的形状、大小及居中性非常精准,绝对正圆、居中、大小符合标准。在普通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医生只能凭经验用手术镊子进行手工撕囊,这对医生的手术熟练程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实际上,再熟练的医生也绝对不可能像机器那样精准,更不要说,机器不会有失误,人会有失误,哪怕再熟练的医生,如果发生囊膜撕裂,人工晶体在眼内就有会偏位,严重者还有可能发生后囊膜裂开、核块坠落等大的并发症。
人工晶体在眼内的位置很重要,偏中心0.4毫米,倾斜7度,就会产生慧差,影响视觉质量。
标准的撕囊可以保证人工晶体在眼内的最理想的位置,并且能保证人工晶体长期不会移位,对手术的远期效果非常重要。
3,用飞秒激光将晶状体的核劈开,可以减少超声波能量的使用,减少角膜损伤,尤其是一些角膜原本就不好的患者,飞秒激光手术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
白内障手术在眼睛手术当中对精确度要求是最高的,眼球太小了,没有激光的帮助,无法做到非常精确。
高超的手术技巧+最先进的飞秒设备+最先进的超声乳化仪器,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再来说飞秒激光:
1飞秒是1秒的一千万亿分之一,飞秒激光是最短脉冲的激光,切割能力很强大,聚焦非常精准,能聚焦到比头发直径还要小的多的空间区域内。飞秒激光像一把精密的手术刀,用于近视、白内障、美容手术,没有热效应和冲击波,不会有组织损伤。
飞秒激光设备非常昂贵,从诞生至今已经是第三代了。我院的是第三代设备,美国LENSAR飞秒激光系统。
本文是赵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