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麻痹后遗症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加重吗?
小儿麻痹后遗症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加重吗?一般手术完成后,不会随年龄的增大再使病情加重,后期在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恢复正常的行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放弃治疗,任其发展,小儿麻痹产生的后遗症就会加重,而且还会引发其他的病变。由此可见,小儿麻痹产生的后遗症及早接受治疗可以减少很多的伤害。那么,小儿麻痹后遗症怎么治疗呢?
第一、选择专业医院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矫形外科中心作为北京地区专业治疗小儿麻痹症疾病的公立医院,技术设备力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拥有小儿麻痹症疾病治疗最先进设备的基地之一,同时汇聚了以王江宁等资深专家为代表的小儿麻痹症特色专家团队,力求为老百姓带来福音。
第二、根据患者情况对症治疗儿麻畸形—长短腿
对于双腿差距1.5cm以内,采用纳米骨增高法
纳米骨采用微创植入法,切口在0.5cm-1.5cm,一般选择从足跟部和头顶两个位置进行植入,这样能够从整体上增加高度。
对于双腿差距1.5cm以上10cm以下的,采用外固定架延长法
外固定架延长法是目前最常见的延长和矫形的手术方法,其原理是在手术情况下将下肢需要手术部位的骨骼截断,造成人为的骨折效果。截断后可以对骨骼进行畸形矫正或是开始延长。
王江宁院长通过独特的手术器械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微创截骨,伤口仅需0.5cm即可实现对双腿的截骨。
儿麻畸形—腿粗细的治疗
当然小儿麻痹腿畸形在临床治疗上,主要是针对麻痹导致的畸形,经过一定的矫正手术来完成肢体功能的恢复。小儿麻痹症在成病后期,肢体出现挛缩屈曲,患者不能站立行走,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纠正错位的骨骼,重建肢体功能,是矫正小儿麻痹腿畸形的最终目的。传统矫正手术在治疗上可以看出一定的效果,但其缺点就是创伤比较大,患者康复起来比较缓慢,增加治疗负担。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工肌肉治疗术”的诞生已经成为目前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能治好的新型疗法。人工肌肉植入术术前对患者进行查体,了解患者双腿粗细差异、患肢待植入部位皮肤松紧度、肌肉分布及走向,从而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型号的人工肌肉。
人工肌肉植入术的技术优点:
(1)解决双腿粗细:大腿小腿都可以进行填充,手术切口一般在跟腱内外侧、膝关节内外侧,腿根内外侧。切口一般为3-5cm,单侧或双侧的效果从正面看可以达到80%-95%的相似度,但是从侧面看效果欠佳。最好效果应为三块,即左、后、右各一块,但由于个人皮肤松紧情况不一,填充几块需要视情况而定。
(2)增加部分肌力:人工肌肉两端分别固定在骨头上,具有一定的拉力,当双腿弯曲时会在弹性的作用下形成反作用力,从而间接增加伸腿的力量。
儿麻畸形—骨骼矫正
对于骨骼畸形这类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对麻痹性肢体畸形进行矫正治疗,患者无需承担较大的手术痛苦,即可实现前期的畸形矫正。手术进行的同时,为患者进行外固定架的固定,利用牵拉组织再生理论,刺激患者肢体内部细胞组织分裂,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复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采用的外科矫形手术自投入临床以来,先后帮助广大儿麻患者恢复健康,其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术式,得获卫生部权威认证、收录,根据国际医学界临床论证和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
小儿麻痹症成功案例之林女士
患者,林XX,女性,32岁,因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致左下肢肌肉萎缩,双下肢不等粗伴跛32年来院要求治疗。查体:双下肢站立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矫形外科王江宁院长检查之后,根据李女士的情况,采用了人工肌肉治疗术治疗,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林女士双腿看起来一样了,而且双腿走路不仔细看一点都不明显。林女士有重新恢复了自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专家温馨提示:小儿麻痹症患者在康复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比较多大的,训练之时,要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一步步来,不要操之过急。如果您的孩子或家人也正在遭受肢体畸形困扰,可直接连线王江宁教授,为您及时解疑答惑。
本文是王江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