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滨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假体隆胸的常见术式

发表者:汪海滨 人已读

1.以手术入路划分

所谓入路,就是假体放入的入口,皮肤切开的位置,最终瘢痕留下的位置。之所以了解入路,是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手术后在求美者皮肤上遗留的永久痕迹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假体需要经过皮肤切口放入胸部相应的位置,因此皮肤切口开在哪里,也是医生十分重视的手术细节之一。

医生能够设计的比较隐蔽的入路有以下两方面:

- 乳房部位:乳晕和乳房下皱襞入路

- 非乳房部位:包括腋窝入路

1.1 盲视腋窝入路隆乳术

盲视腋窝入路隆乳术,皮肤切口位置在腋窝,从切口只能看到一部份隧道,不能直接看到乳房部位的手术腔隙,所以叫盲视手术。虽然不能看到,但手术是安全的,因为乳房部位的手术间隙相对较为疏松,是一个天然潜在间隙,凭手感就可以完成剥离。手术是借助长手柄的专用剥离工具来完成的。这是一种传统的腋窝入路的隆胸方式。

因为盲视操作对手术器械要求不高,在一般的医院和诊所都可以完成,因此使用广泛。但其缺点是剥离的精准性差,尤其当遇到有解剖变异或胸大肌肌肉很健壮的受术者有分离不完全的缺点,此时需要借助内窥镜辅助手术操作,这种术式对医生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1.2 乳晕入路隆乳术

乳晕入路隆乳术,皮肤切口在乳晕下边缘。这个切口可以借助拉钩,直接看到手术腔隙的全貌。选择过大的假体而乳晕又过小时,这个切口不能满足手术需要。此时需要选择其他部位的入路,如乳房下皱襞或腋窝入路等。

1.3 内窥镜辅助腋窝入路隆乳术

内窥镜辅助腋窝入路隆乳术是指,借助内窥镜特殊器械,经过腋窝皮肤切口完成隆胸腔隙的剥离的隆胸手术。特殊器械包括内窥镜镜子、镜壳;内窥镜电刀器械、摄像机、冷光源、光纤等。腔隙内的手术视野摄像后在显示器上可以清晰成像,因此达到了直视操作的效果。手术细节完成得更精准,医生的视野扩展到了深部的腔隙,实现了每个细节在直视下处理的效果。

这种手术方式弥补了盲视的缺点,改变了盲视看不见、层次不确定或不准确、剥离不完全的缺点,使得选择腋窝切口的求美者也同样获得直视下把控手术细节的效果。

1.4 下皱襞入路隆乳术

下皱襞入路隆乳术,皮肤切口在乳房下皱襞,即乳房最下缘。除了乳晕入路隆乳术以外,这是另一种乳房部位做皮肤切口的手术术式。

下皱襞入路,是切口和手术腔隙之间距离最短的一种入路,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种术式,且不损伤乳腺。稍许有些松弛的乳房,如果在身体站立位时,乳房下皱襞的位置可以很好的隐藏切口瘢痕;但在身体平卧位时,疤痕就会暴露在身体表面。对于不希望在乳房部位留手术痕迹的受术者来说,可以改换腋窝切口。

2.以假体植入层次划分

假体可以选择腺体后、胸大肌后,也有胸肌筋膜下的层次。双平面隆胸术式是胸大肌后隆胸术的另外一种学术描述。

2.1 乳腺下假体植入

是指假体植入位置位于乳腺后。腺体后是一个天然的组织间隙,是一个很好操作的手术层次,可以放入假体。当胸部皮下脂肪较为丰富,或是体型略肥胖时,可以选择在腺体后植入假体。反之,对胸部皮下组织过薄,十分消瘦的人来说,如果在腺体后植入假体,很容易产生假体边缘轮廓显现的缺点。

对于乳房皮肤松弛的人,腺体后的植入有增加皮肤负担加剧下垂的风险。腺体后的假体有接触乳腺来源细菌的风险,可能增加包囊挛缩的概率;以往有大样本隆胸病例调查数据表明,包囊挛缩并发症高发于腺体后置入光面假体的病例。

2.2 胸肌筋膜下假体植入

是指在胸大肌肌肉筋膜层的下方放置假体,与乳腺有一层筋膜相隔,减少了假体与腺体的接触,但仍然存在软组织覆盖不足的问题。因此不属于常见术式。

2.3 部分胸大肌下假体植入

胸大肌下层次植入假体。此时假体并不是全部位于胸大肌下方。由于胸大肌宽度有限,只能覆盖乳房假体的内侧一半,并不是完全覆盖假体,因此准确的讲是部分胸大肌下的假体植入。虽然只有内侧一半覆盖胸大肌,但对于体型消瘦的人来说,补充了宝贵的假体表面软组织厚度,使得乳房内侧曲线平滑不易有波纹感。

完成胸大肌后隆胸,以往需要盲视操作,形成的胸大肌后层次有腔隙分离不充分的可能。分离不充分的状况包括胸大肌下缘未离断或未完全离断,使得假体不容易放到位,假体位置偏高,乳房上级过于饱满。

2.4 双平面腔隙假体植入

双平面腔隙的描述是学术语言,但也经常在宣传资料上看到。所谓双平面腔隙,是指胸大肌下缘起点离断,假体从肌肉下过渡到肌肉外,前后有两个平面而得名。胸大肌的下缘起点离断不会对肌肉造成很大的损伤,因为胸大肌的内侧边缘起点全部都是保留的,胸大肌的张力基本完好留存。

这种精准的离断肌肉操作在直视下更容易实现,选择合适的位置离断胸大肌肋骨上的起点,去除肌肉对假体的限制,使假体能够充分的舒展,假体突度得以显现,假体位置不容易上移。盲视下,也可以完成胸大肌的起点离断,但离断的高度和充分性不太可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