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王建 人已读
前纵隔?
单孔胸腔镜?
都什么东东???
人的胸腔,左右为肺,两肺之间的区域即为纵隔。
按照三分法,纵隔又分为前、中、后纵隔。
中纵隔区域主要是心脏大血管。而心脏大血管前面的部分,即为前纵隔区域,这也包括了四分法上纵隔的大部分区域。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在前纵隔是脂肪组织和淋巴结等。临床上,该区域的肿瘤也比较常见。
<两肺之间,心脏及大血管前方的区域就是前纵隔>
前纵隔生长的肿瘤,主要包括:胸腺瘤、胸腺囊肿、胸腺癌、胸腺增生、畸胎瘤、淋巴瘤、脂肪瘤、支气管源性囊肿、心包囊肿、胸内甲状腺肿、血管畸形……等等,既有良性肿瘤,也有恶性肿瘤。
对这些肿瘤,多需以手术的方法进行及时处理。
那么,手术是怎么做的呢?
1、传统做法:纵劈胸骨的方式。
也就是将人的胸骨正中劈开,然后撑开后再实施手术。
优点:显露好,切除彻底。
缺点:创伤大,并发症多,疼痛持久。
2、高精尖做法:机器人手术。
采用医学机器人,在外科医生的控制下,通过机械臂进行手术。
优点:操作灵活,创伤减小。
缺点:价格昂贵,切口多,准备时间长。
3、新潮流方式:胸腔镜手术
胸外科医生借助胸腔镜及长长的胸腔镜专用器械进行手术。既不需要劈胸骨,也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医学机器人。
下面,简单介绍下我们采用单孔胸腔镜的方法实施的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1)麻醉:
全麻,双腔气管插管。
技术熟练后,可以采用单腔气管插管或喉罩。
2)手术入路:
偏左侧肿瘤,经左胸;
偏右胸肿瘤,经右胸;
如居中肿瘤,经右胸。
3)患者体位:
仰侧卧位45°。
便于肺与纵隔分离及纵隔病变的显露。
4)切口:
仅需1个小切口:腋前线,第5肋间(乳房下缘),3-5cm切口。
5)手术通道:
进胸后,用小型切口保护套建立手术通道。
<切口保护套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离、保护、支撑和稳定的作用>
6)器械:
助手扶镜:手扶30°10mm胸腔镜(定于切口一端,以此为支点调整视角、远近)。
主刀左手:吸引器/抓钳;
主刀右手:电凝钩/超声刀。
7)切口缝合:
4-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引流管固定于一端,1-2天拔除后收紧线结。
10天切口愈合,无需拆线,不留疤痕。
我们体会,单孔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优点:
1)创伤更小(这是该方法最突出的优势,是目前创伤最小的手术方式);
2)切除彻底(这是最重要的,实践证明没有问题);
3)切口美观(对许多重症肌无力的年轻女性患者是福音,可以放下顾虑,接受有效的手术治疗);
4)手术时间短(平均60分钟);
5)术后恢复快(术后3-5天即可出院);
6)并发症少(风险降低);
7)医疗费用低(包括手术费护理费药费麻醉费等等所有费用,3万元左右;不但低,而且都在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的报销范围内)。
这种手术方法也有其局限:
1)难以完整切除巨大肿瘤(直径超过10cm)
我们完整切除的最大直径肿瘤,是一例9×8×6cm的B1型胸腺瘤。
2)难以切除局部侵犯严重的恶性肿瘤。
我们通过这种方法治疗4例胸腺癌,其中3例因为局部侵犯严重导致未能获得R0根治性切除。
(王建,工作微信:wangjiandaifu,微信公众号《胸部肿瘤微创治疗专家》:wangjianyishi)
本文是王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