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肿瘤治疗计划策略
恶性肿瘤诊断后病人及家属都非常急,其表现为: 到各家医院咨询,结果所找的医生不同、医生的专业不同,所给出的治疗措施不同。恶性肿瘤诊断后病人可能经受多学科协作的较长时间的治疗,今天就谈一谈恶性肿瘤诊断后如制定一个科学的、合理治疗计划。
首先,我介绍2个我经历的病例
病例一: 男、73岁,既往健康,2016年6月因上腹胀10余天就医,查体: 一般状态好,营养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肝于右肋下触及3cm、触及一肿物,化验CA199、CEA显著增高,AFP略高于正常参考值,超声提示肝占位,CT见肝一4x4cm占位、结肠占位,末见腹膜后、肝门、盆腔淋巴结肿大;肠镜见乙状结肠占位,肝穿病理为转移性腺癌,结肠病理为中分化腺癌。临床诊断: 结肠癌Ⅳ期、肝转移癌。我建议患者转入外科行结肠癌切除术,或先行肝脏转移癌介入治疗后尽快行结肠手木,但是病人家属通过熟人将病人转入某医院外科,该院给予病人的治疗计划是: 先辅助化疗3周期后手术,由于化疗反应较重,仅完成了1个半周期化疗,在8月未由于病人腹胀、腹痛、排便排气停止2天,再次我就医,经外科会诊及检查诊断为结肠癌致肠梗阻,手术治疗,术中见乙状結肠肿物浸及肠外与盆腔正常组织粘连一团无法切除,行姑息手术解决肠梗阻,术后病人生存4个月。
病例二: 69岁、 女性,2017年6月因大便习惯异常1个月就医,经查诊断为结肠癌、肝脏右叶转移癌(单发)、分期T2NoM1。我建议:行结肠癌切除术,或先行肝脏占位介入治疗1后尽快行结肠癌手术。结果病人咨询某医院化疗科医生认為Ⅳ期癌不能手术,给予化疗了8周期加分子靶向治疗,结果在前天(11月26日)出现肠梗阻,正在准备手术。
通上述2个病例说明:1、肿瘤诊断后,能手术应首选手术,尤其是肠腔脏器,不手术将发生肠梗阻迫使病人不得不行姑息手术。2、某些Ⅳ期癌也可手术。
恶性肿瘤诊断后的治疗:手术做为第一选择,然后根据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基因检测,决是化疗、放疗、同步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分子免疫治疗。国内外资料统计:45%可治愈的肿瘤,手术治愈22%、放疗治愈18%、化疗治愈5%,目前对肿瘤治疗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化疗仅在分期较早的几种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某些非霍杰金氏淋巴瘤、精原细胞瘤)可以单独治愈,绝大多数肿瘤是辅助治疗,资料认为: 70%的化疗无效,仅有45%的病人从化疗中获益即延长生存期; 放疗的疗效正好与化疗相反,尤其是一些早期肿瘤如鼻咽癌、口咽癌、喉癌放疗可达到手术相同的疗效并保证了器官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及功能,对于前列腺癌、宫颈癌放疗结果与手术相同,对二种病的治疗提到与手术相同的地位,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器官的保留率(近肛门的直肠癌),放疗可以提高耐药肿瘤细胞对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的敏敏感性。所以,恶性肿瘤诊断后一般的治疗计划策略是:
1、手术
2、术前放疗 + 手术
3、术后同步放化疗、或化疗、或放疗
4、化疗 + 放疗 + 化疗
5、适时的分子靶向治疗、分子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
本文系郭洪斌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郭洪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