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耀辉 三甲
吴耀辉 副主任医师
菏泽市立医院(总院) 内分泌科

看了你就懂了,关于“矮小”的十问十答。

2095人已读

一、什么是矮小症?

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健康儿童,身高处于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即为矮小。对于生长速度,2岁之前<175px/年,4岁半至青春期<125px/年,青春期<150px/年,这样的速度会导致孩子身高逐渐落后,造成矮小。

二、哪些孩子应该来门诊检查?

①身高低于3SD以下者,应立即进行常规病因的筛选及垂体功能检查

②身高在正常儿童身高2~3SD之间者,作常规病因的筛选检查,若未发现异常,应至少观察生长速度6个月

③身高在正常儿童身高0~2SD之间者,观察生长速度至少6个月再决定是否需做病因检查

④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儿童第3百分位时,不论其身高是否正常,均应进行病因检查

实际上家长和有关的儿保工作者应该密切注意小孩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小孩的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时应该作常规病因的筛选及垂体功能检查,若未发现异常,应至少观察生长速度6-12个月;另外如果小孩的身高在第3到25百分位之间时,应该至少观察生长速度6-12个月。但是如果孩子的身高在同伴中属于中等偏上,但是如果他的生长突然减速了,也都应该进行病因检查。

三、影响身高的因素

身高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遗传、营养、疾病等。具体因素如下:

1、遗传因素。父母亲的身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60%到70%的成年身高。

2、母亲孕期营养与疾病因素。母亲孕期的营养对胎儿生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妈妈在怀孕时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心、肺、肝和肾脏疾病,都可能造成胎儿生长障碍,使得孩子在胎儿期以及出生后的身高都低于正常水平。

3、出生时的低体重和身长。如果孩子出生时的体重低于正常出生体重(一般是2.5千克),无论是早产儿或者足月儿,这些孩子在各年龄期的身高大多数均矮于出生时体重、身高正常者。

4、孩子营养因素。饮食习惯和营养也是引起矮小的常见因素。吃饭时小孩是不是挑食、偏食、平时是否缺乏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会影响到孩子长个。

5、疾病因素。如最近频繁感冒、发烧、肾病、肝病,我们国家是肝病大国,很多肝炎孩子的生长受影响。常见的因素还有某些内分泌疾病,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素缺乏,不仅可导致孩子身材矮小,还可能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智力发育。通常病理性矮小占35%,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大类:1、特发性矮小2、生长激素缺乏3、性早熟4、宫内发育迟缓 5、染色体异常6、骨代谢障碍7、其他

四、矮小怎么办?

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筛查、诊断。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1、身高低于正常儿童平均身高-2 SD以上 2、身高增长速度慢 3、慢性疾病史 4、明显畸形),则需到门诊就诊:

第一步:准备资料

A、孩子情况

(1)出生前后:孕期病史、烟酒史,胎次、产次、胎龄、娩出方式,身长、体重,有无窒息、畸形

(2)精神心理因素

(3)喂养和食欲情况

(4)以往测量的身高记录

B、家人情况

(1)家族中父母及其他成员的身高

(2)父母的青春发育史

第二步:做检查

A、查体:初步筛查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再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B、骨龄片:是为了判断孩子的骨龄、生长空间

C、生长激素激发实验及内分泌激素测定:为了确定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及是否伴有慢性疾病,对确诊病因非常重要

D、染色体检查:当临床医生怀疑患者伴有染色体异常时,通常会做染色体检查

E、头颅核磁:在患者确定用药治疗之前需要做头颅核磁,来排除垂体肿瘤等风险。

第三步:遵医嘱治疗

A、配合医生

B、均衡饮食

C、坚持运动

D、心理关怀

E、监测身高

注:心理关怀很重要,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对长个子是很有帮助的。

五、身材矮小儿童需要做哪些检查?

1、测身高、体重

测身高时注意脱鞋、站直、放松。通过医院专业的测量身高仪器,精准的测量孩子的身高。

2、问病史

家族情况,父母身高,母亲妊娠情况,孩子出生史、既往疾病及用药史等。

3、体格检查

包括智力、面容、体型、身材比例,及重要脏器检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检查。

4、实验室检查

①血尿常规,生化全套;

②骨龄

③头颅垂体MRI检查

④甲状腺功能、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⑤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⑥染色体检查(必要时做)

⑦肾上腺B超检查(必要时做)

六、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

1、骨龄片

矮小儿童,首先需对左手腕掌指进行X线照片(骨龄片),以了解骨龄,判断孩子骨骼生长情况,骨骺闭合的程度(如果骨骺闭合,则再无治疗可能)和生长潜力。

2、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素

检查是否有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的矮小症;如果肝功有异常提示要慎用或禁用生长激素,因为生长激素要通过肝脏代谢,会加重肝脏负担;空腹血糖异常要先查清原因或先治疗血糖问题。

3、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生长激素在体内呈脉冲式分泌,平时值很低,只是在夜间深睡眠时出现3~5个高峰,夜间采血孩子可能会醒,且时间长采血次数多,因而不采用。随机采血无法检测到峰值水平,无法反应生长激素是否正常,故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4、染色体、磁共振

未发育女孩要查染色体检查,以排除“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特纳综合症)”,极个别男孩也可能需要检查染色体。一般都需要检查脑垂体磁共振(MRI)或CT,以排除垂体肿瘤等不适合应用生长素的因素。

七、什么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a.于清晨不运动、空腹进行。激发试验前一晚开始禁食禁水,试验全过程禁食。

b.两种药物激发试验(避免一种药物做激发试验有15%的假阳性)。药物包括:胰岛素、可乐定、精氨酸、左旋多巴等,选择两种药物,其一为激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药物,另一为抑制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药物。

c.给药途径:口服和静脉。分别采用口服和静脉两种用药方式,可减少因消化吸收原因影响口服药迅速起作用的可能。

d.激发试验采血时间及次数:给药前采血一次测定基础生长激素值,给药后30、60、90分钟分别采血测生长激素值。

e.结果判断:任一次GH峰值≥10ng/ml为正常;GH峰值<5ng/ml为完全缺乏;5ng/ml<GH峰值<10ng/ml为部分缺乏。(注:完全性缺乏是区别于部分性,并非是体内完全没有生长激素)

八、矮小症的治疗具体有哪些方法?

生长受太多因素的影响,不管哪种原因的矮小都要早期诊断、治疗,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一般认为矮小症治疗的最佳时期是2到14岁。

矮小症的综合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生长激素的治疗。如生长激素缺乏症所致矮小,应用生长激素治疗。

2、伴随其他垂体前叶功能低减时相关内分泌激素的替代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可给予甲状腺素治疗,性激素缺乏时给予性激素治疗等;

3、补充钙、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

4、注意均衡营养、充足睡眠、有效锻炼;

治疗矮小首先要从健康的生活习惯做起,包括孩子要增加运动锻炼,均衡营养,充足的睡眠,有一个快乐的心态。家长的关爱是最好的增高剂,选择合适的方式加强青春期前教育,为孩子营造一种健康、关爱有加的生长环境,最大程度的激发孩子的生长潜力,实现孩子的长高梦。

九、矮小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干预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状态。

90%以上的矮小症患儿都存在自卑、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碍!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相对矮小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卑感,普遍的外在表现有这样几点:

1、孤独心理

A、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

B、自我封闭现象,不愿热情地投入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2、情绪不稳定:

A、焦虑、抑郁、恐惧

B、学业的繁重,未来职业的选择;自身的期望,家庭学校的压力

C、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差

3、社交恐惧症:

A、遇生人面红耳赤,神经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它往往泛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

B、由于自身生理上的不足, 怕遭同学讥笑而耻于与人交往,产生压抑退缩而变得孤立、离群,同学之间关系较差

C、其外形较同龄人幼小,常受到家长的过分保护,往往缺少与他人交往和集体生活的机会,导致其在集体活动和社交能力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人

十、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1、鼓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A、不要因为惧怕孩子受到伤害和挫折而过度保护

B、鼓励孩子主动和同伴、陌生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感,使自己变的开朗、乐观、豁达

C、融入集体中,尝试各种团队活动,学会合作,真诚待人,建立友谊

D、鼓励儿童敞开心扉,学会交流和沟通

2、教孩子学会如何控制情绪

A、要理解儿童的情绪变化,少责备,多鼓励

B、指导儿童在情绪激动时将发生的事情搁置,不去想它,等情绪平稳后,他们自己可能意识到刚发生的只是小事

只要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当,就可以避免让孩子陷入无谓的自卑困境中,所以家长对孩子在这方面一定要理解,这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们切记:不仅仅关注身高,更重要的是维护心理健康,家长们一起努力,让矮小儿童健康成长!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吴耀辉
吴耀辉 副主任医师
菏泽市立医院(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