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邓爱文
邓爱文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广东 康复科

昔日脊柱结核——爬行求学 今日病愈康复——参加高考

1418人已读

河源日报

13年前,本报的一则报道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一个不幸少年伸出援手,爱的力量支撑他奇迹般地重新站立起来;13年后——

“爬行求学少年”今高考

儿时意外受伤引发脊椎结核病,一度只能爬行上学……岁月如梭,当年的“爬行求学少年”李少愿,现在已参加完高考。10多年来,社会各界的关爱从未离开过他。他成长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从爬行到站立再到完成中学学业,他内心经历了哪些碰撞?
9日上午,李少愿离开高考考场回到东源县上莞镇老家。他再次翻看资料中记录了他儿时意外受伤要爬行求学到医院免费为其手术帮助他站立的经过的新闻报道及照片,而全国各地1000多封来信也彰显了社会对他的关爱。他希望以后能整理这些资料出一本书,以记录社会多年来对自己的关爱。

3袋资料中的两个“贵人”

没有翻看这3袋资料前,李少愿对当年的事并不是很清晰。去年12月,同家族的李瑞廷将保存多年的资料分为“新闻报道”、“照片”、“信件”3个袋交给了李少愿,说自己已70岁了,这些资料该由长大的李少愿自己保管了。

照片中有两个“贵人”直接影响了李少愿10多年来的生活。一个就是帮李少愿保管资料的李瑞廷,正是他在回老家的路上发现了正在地上爬行的李少愿,并将李少愿的情况通报给各媒体,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让李少愿得到免费手术的机会。另一个就是到现在还一直关心着李少愿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金大地教授,是他冒着手术失败的风险,毅然采取一次手术帮助李少愿最终重新站立起来。

1998年,河源市邮电局经营部主任李瑞廷回乡扫墓,走到中兴村的村口,他看到一个俊秀的小男孩在泥泞的路中一步步艰难往前爬行,豆大的汗珠从他苍白的脸上滚落,李瑞廷把正在爬行的李少愿抱了起来,并赶到李少愿家中。当得知李家因家里困难,无法给李少愿手术治疗后,李瑞廷仔细询问了李少愿的病情及李家的情况。随后,李瑞廷根据李少愿的不幸遭遇写出“求援信”,为他四处奔走。

可爱少年遭受意外折磨

1990年7月,李少愿出生在东源县上莞镇中兴村。小时的他清秀漂亮,人见人爱,父亲李炳道与母亲李罗妹一直视他为心头肉。但厄运却偏偏找上了这个天真可爱的孩子。1996年9月的一天,李少愿和一些小朋友在晒谷场玩耍时,一台风车突然被同伴推倒,正好砸在他的腰上。那刺骨的剧痛使李少愿大哭起来。他一瘸一拐地回到家中后,因怕父母责怪,一直忍痛没有告诉家人。几天后,李少愿实在忍不住疼痛,躺在床上呻吟,李罗妹这才发现他儿子的后腰隆起一个青紫的大包。随后的日子里,李少愿的腰开始不能直立。经医院诊断,他的腰1、2椎体出现结核,伴有脊柱畸形。自此他无法直立行走,只能用两个手掌和两个脚尖爬行。
尽管家人带着李少愿四处奔走求医,但高额的治疗费只能让李炳道望而止步。李少愿被关在家里,外面的世界不再属于他。烦闷时,他只能用手掌爬行到外面透透风。到了上学的年纪了,李少愿也只能爬行去1公里外的学校。那段路记录了李少愿所受的磨难,手掌丈量着上学之路,往日活泼可爱的小少愿开始沉默少言起来。

爬行求学引来社会关爱

李瑞廷的“求援信”打动了新闻媒体。本报时任社长、总编辑黄玉逵率先赶到李少愿家中,用镜头记录下了李少愿所承受的痛楚和他所表现出来的坚强。1998年8月14日,本报周末版头版推出李少愿爬行求学的独家报道。这是省内媒体关注李少愿的首篇报道。该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界热心人士纷纷向李少愿伸出援手。

当年8月26日,李少愿得以入住南方医院救治。金大地教授主动请缨救治“爬行求学少年”,免费为其进行手术。金大地教授检查发现,李少愿患的是重症脊柱结核,后背中端有两个比鸡蛋还大的脓包,腰1、2椎体90%被破坏。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李少愿脊柱后凸450度畸形。按常规,手术至少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要彻底清除病灶,去掉几乎被破坏的椎体,等半年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对脊椎进行矫正。8岁的李少愿体重不超过20公斤,瘦得根根肋骨清晰可数。“这么瘦弱的小孩,能否在短期内接受两次手术?有没有痛苦更小、效果更好的手术方案呢?”准备为李少愿亲自主刀的金大地教授一直在琢磨这个难题。

当年9月,金大地利用参加国际脊柱外科学习班的机会,请中外专家对李少愿的病情进行“国际会诊”。
金大地最终拿出一个大胆乃至被认为疯狂的手术方案:一次连续完成“一期前路病灶切除、取自体腓骨植骨、脊柱后凸矫形及钢板内固定术”3项手术。“三合一”方案一提出,立即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质疑。在当时,渗出期骨结核是手术的禁忌,更是植骨的禁忌,对于脊柱结核,植入钢板更是“禁区”。如果按照金大地提出的方案进行手术,则违背了当时的医疗原则。这样的手术难度很大,成功率不到10%,大多是失败的教训。大家都劝在国内外10多个学术团体任要职的金大地教授少冒风险,以免名誉受损。

经过深思熟虑,金大地还是果断地决定为李少愿进行手术。当年9月15日,李少愿被推进手术室。结果,本要分两次实施的大手术,在历时5小时的一次性手术中圆满完成。9月26日,李少愿终于顺利度过手术后的危险期。在支架背心的保护下,李少愿随后逐渐能坐起来,最终奇迹般地站立起来。10多年来,金大地教授已为李少愿复诊8次,现在李少愿尽管还有点驼背,但只要适时进行矫形手术,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想整理资料出书记录社会关爱

10多年来,全国各地给李少愿来信1000多封,李瑞廷将历年来关于李少愿的新闻报道、照片及信件在2010年12月交还给李少愿,由他自己保管。李少愿拿到这些资料后,感觉手上沉甸甸的。拿回家中,他细细看着这些资料,泪水禁不住流下。社会各界10多年来对他的关爱在李少愿内心越来越清晰明了。

2011年6月8日,李少愿参加完高考,走出考场。在他看来,尽管这次高考发挥得并不理想,但他觉得自己走进考场,完成高考,就意味着战胜了疾病的折磨。

6月9日上午,李少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回家后,自己还要再次看这些资料,暑假有空,就要回信给一直来关爱着自己的人,告诉他们李少愿现在长大了。这些资料他也会一直保存下去,因为这是他的精神财富。以后有机会,将好好整理这些资料出一本书,以记录社会对自己的关爱。
■延伸阅读

对话李少愿:坚强面对挫折理性对待关爱

儿时意外受伤引发脊椎结核病,只能爬行上学……岁月如梭,当年的小少愿现在已参加完高考。10多年来,社会各界的关爱从未离开过李少愿。从爬行到站立,再到完成高中学业,他内心经历了哪些碰撞?8日下午,李少愿考完最后一科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向记者诉说了他多年来的心路历程。

“性格稍显安静,要更大胆去和社会交流”

记者(以下简称记):两天的高考结束了,感觉如何?考试中发挥得怎样?

李少愿(以下简称李):对于我来说,能走进高考考场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这是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关爱的结果。而完成小学到高中的学业,也是自己的一个愿望。遗憾的是,语文考试中作文没有写完。高考结束了,内心的压力稍有释放,但紧接着就要考虑自己以后的路该如何走了。

记:一些同学和老师说你性格上有点孤僻但较为坚强,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性格?

李:在没有发生意外前,我很外向,和其他小朋友玩得来,发生意外后有两年时间是在求医,和同龄人接触非常少,慢慢变得孤僻起来,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有时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是两个世界的人。很感谢学校的老师,他们发现了我存在的问题,慢慢引导我多和同学交流,尽管自己还是寡言少语,但心境相对开朗了许多,也有了几个知心朋友。不过,现在还是相对显得安静一些,但应更大胆些去和社会交流。

[画外音]李少愿初二班主任李坤:接手李少愿时,之前的同事就叮嘱过要多关心他,多引导他,他之前很少笑,但初三时,少愿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也多了,希望他以后能更坚强,走向社会要自强不息。

“学业不是太好,内心愧疚”

记:10多年来,社会对你的关注从未断过,你感到最为欣慰的是什么?

李:很感谢社会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关爱,让我看到了希望。在学校时,自己曾以“社会的关爱”为主题写了一篇作文,参加全市的评奖,最后获得了三等奖。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感悟着爱,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我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回报社会的关爱。
记:你学习一直很认真,但学习成绩好像不是很理想,老师们说你这是受病情所累?
李:走进高考考场,这对于自己来说已不容易,这得感谢社会各界的关爱尤其是光明学校一直免费让我就读。自己感觉小学成绩还行,但终归这个病情影响到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初中和高中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当高三转了学校后,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感觉自己的成绩还下滑了。自己内心非常愧疚,感觉对不起社会各界的关爱。

邓爱文
邓爱文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广东 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