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源性腰痛就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膨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腰部疼痛
椎间盘源性腰痛常见于45岁以下的青年人,疼痛主要位于下腰部,主要表现为不能久坐、弯腰,站立行走反而没问题。一旦长时间开车或者负重,就出现腰痛,但疼痛很少放射到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脚踝处。这个时候如果来医院就诊,做腰椎核磁共振检查,往往可以看见某个相应的椎间盘呈现低信号(也就是肉眼看去发黑),但突出并不大。这说明腰痛的来源在椎间盘内部的撕裂和水分丧失,而不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所以这种腰痛被称为盘源性腰痛。
一旦出现椎间盘源性腰痛就需要进行治疗。我们首先选择保守治疗,这里面包括物理治疗(热疗、电疗、针灸等)、药物治疗(消炎止痛药物)等。通常80%的病人通过这些治疗,腰痛能够得到改善甚至痊愈。
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话,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针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一种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它是利用等离子刀将椎间盘髓核消融、汽化、皱缩,从而减小盘内压力,使突出的髓核还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椎间盘重建的治疗目的。 经皮穿刺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创伤很小的微创介入治疗,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等离子刀产生的等离子体的能量,打断髓核组织的分子键,引起低温下(40℃)髓核分解、汽化、消融形成数个消融孔道。同时,利用等离子刀的冷凝固作用,即加温(约70℃)使髓核组织的胶原纤维收缩、固化,这样在低温下(40℃~70℃)将髓核组织的汽化、消融、收缩、固化在3分钟内完成,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迅速缓解,术后2~3周髓核组织进一步缩小,达到最佳临床效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采用局部麻醉,在C型臂X光机监视下,经皮将一根穿刺针插入椎间盘内,然后,将一根低温等离子刀头,经针芯导入椎间盘,通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使部分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气化消失,并对周围椎间盘组织产生热疗、收缩,从而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缓解患者的症状。整个治疗过程大约30分钟。
目前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膨出引起的头晕、上、下肢疼痛等,通过大量病例观察,疗效稳定、安全、患者痛苦小,免除了手术的顾虑及风险。
此外,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纤维环壁,能有效地切除髓核组织,术后所致间盘退变更小,对脊椎稳定性影响最小,椎间盘再次突出率低,对神经根干扰更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更少。
本文是张金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