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明正
王明正 主任医师
河北省胸科医院 胸外科

电刀锐性分离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

1341人已读

ˆ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常用术式,术中一般多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将增厚纤维板与壁层、脏层胸膜分离,解除增厚纤维板对肺组织的压迫和束缚,由于手术创面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创面渗血渗液较多,很多患者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需要补充全血或成分输血,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需要二次开胸止血,个别患者甚至出现死亡,所以术中术后出血一直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河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采用电刀锐性分离的方法来分离增厚纤维板,明显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失血量,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将需要手术治疗的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人,治疗组采用电刀锐性分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带管时间,血液制品量,术后液气胸发生率,胸腔内出血发生率以及切口液化感染率等指标。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切口感染液化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中失血量为(163.37±104.03)ml,对照组为(611.30±184.25)ml,治疗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为(285.37±84.57)ml,对照组为(502.17±173.76)ml,治疗组带管时间为(7.91±2.79)d,对照组为(10.24±3.75)d,治疗组输血量为(115.22±168,61)ml,对照组为(602.17±268.73)ml,治疗组术后未发生液气胸,无胸腔内出血病例,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7.39%和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出结论:电刀锐性分离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以减少术中失血量,减少术后24h引流量,缩短带管时间和减少输注血液制品量,降低术后液气胸发生率和胸腔内出血发生率。

作者着重分析和讨论了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中出血的机制,认为术中创面出血具有可预见性,不撕裂创面不会引起出血。并介绍自己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经验,认为进入胸腔的过程、准确地按照层次分离纤维板是电刀锐性分离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中的两个难点,也是预防出血的两个关键步骤,并详细描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原文。原文发表于《疑难病杂志》2017年1月第16卷第1期48-51页。

王明正
王明正 主任医师
河北省胸科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