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游红亮 三甲
游红亮 主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小儿内科

儿童幽门螺杆菌诊治

2017人已读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儿科的常见问题,与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章主要内容来自中华医学会儿科学消化学组2015年制定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一、什么时候需要查幽门螺杆菌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阿司匹

)。

7.不建议常规查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

板减少性症、生长发育迟缓功能性腹痛。

二、幽门螺杆菌检查的方法

1、侵人性方法需要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包括快速尿

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和胃黏膜Hp培养、核酸检测等。

2、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实际工作中最长用的是尿素呼气试验血清Hp抗体检测也可查粪便Hp抗原检测。除了血清抗体检查,其他检查前均需停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周、抗生素和铋剂4周。

四、儿童幽门螺杆菌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1、必须治疗的是: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2、可考虑根治:(1)慢性胃炎;(2)胃癌家族史;(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低剂量阿司匹林);(5)家长强烈要求治疗。

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1)首选方案:适用于克拉霉素耐药率较低(<20%)地区,方案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0或14;若青霉素过敏,则换用甲

硝唑或替硝唑。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20%)的地区,含铋剂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以及序贯疗法(PPI+阿莫西林

5PPI+克拉霉素+甲硝唑5)可作为一线疗法。

(2)二线方案:用于一线方案失败者,PPI+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或伴同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

),疗程10或14

3)治疗幽门螺杆菌药物的用法

1、抗生素:阿莫西林50mg/(kg·),分2次(最大剂量lg,2/);甲硝唑20mg/(kg·),分2次(最大剂量0.5 g,2);替硝唑20mg/(kg·),分2次;克拉霉素15~20mg/(kg·),分2次(最大剂量0.5g,2次/)。

2、铋剂:胶体次枸橼酸铋剂(>6岁),6~8mg/(kg·),分2次(餐前口服)。

3、抗酸分泌药:PPI:奥美拉唑,0.6~1.0mg/(kg·),分2次(餐前口服)。

六、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有用吗

成人的治疗建议是联合应用益生菌可减少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益生菌是否可以提高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目前没有明确的结论。

七、怎样判断已经根除了幽门螺杆菌

应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即使患儿症状消失也建议复查,最常用的是尿素呼气试验。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

根除:(1)尿素呼气试验阴性;(2)粪便Hp抗原检测阴性;(3)基于胃窦、

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快速尿素酶试验均阴性。

八、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怎么办

1患儿治疗时是否按要求口服药物

2、有条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无条件者用分子检测方法(如原位免疫荧光杂交)检测克拉霉素的耐药性。

3、无条件行药敏试验,再次治疗时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初次治疗时的抗生素或加用铋剂。

4、延长治疗时问或加大药物剂量建议不超过药物说明书用量。

5、由于抑酸剂在根除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更换奥美拉唑为埃索美拉唑,提高根除率。

6、对多次治疗失败者,可考虑停药3个月或半年,使细菌恢复一定的负荷量,以便提高下一次治疗时Hp的根除率。

7、根除治疗失败,但症状缓解者,可暂缓再次根除治疗。

游红亮
游红亮 主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