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大夫谈血液透析通路之8 ——什么是人工血管瘘?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血液透析内瘘分为两种,第一种叫自体动静脉内瘘,简称为自体瘘。第二种叫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简称人工血管瘘。
如果患者由于肥胖、糖尿病等原因,血管条件差,无法做自体瘘,或者自体瘘发生了血栓形成,动脉瘤等并发症,无法修复使用的时候,考虑做人工血管瘘。因此,人工血管瘘是自体瘘的重要补充,是避免长期透析管置入的重要方法。这回我们重点讲一讲人工血管内瘘。下图患者两手多做过多次自体瘘手术均失败,可以看到很多刀疤,这样的患者就适合做人工血管瘘。
人工血管瘘,是通过手术,把一根人工血管埋入体内,一端缝合在病人的动脉上,一段缝合在病人的静脉上。最终扎针的瘘管是这根人工血管,材料类似于软塑料。下面的图就是常用的人工血管。
相比较自体瘘,人工血管瘘的优点在于:能穿刺的地方多;由于血管比较硬和粗,穿刺起来比较容易;成熟时间短,不需要等待3个月,有些新型血管甚至可以做完手术马上应用;能做人工血管瘘的地方很多,手术方法多样。下面的图是做完的不同位置的人工血管瘘。
相比较自体瘘,人工血管瘘的主要缺点在于其潜在的血栓和感染的机率增大,同时价格较为昂贵。
在门诊和血透室,患者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人工血管是不是总出问题?人工血管往往用于自体瘘建立不成功的患者,因此其血管条件往往很差,出问题的机率自然就比自体瘘要多,但是人工血管瘘优于长期血液透析管。一个手术成功,使用合理和维护妥当的人工血管瘘,可以应用5年左右。
人工血管瘘是不是不好扎?人工血管由于比较硬,粗,其实是比患者自身的血管好扎的。很多基层医院的透析室不敢扎,主要是因为患者见的比较少,随着这项技术的铺开,会有所好转的。在我们医院进行手术的外地患者,我们在出院前都会对人工血管瘘的使用专门进行指导,保证患者既能做成,又能用成。
人工血管瘘是不是很贵?相比较自体瘘的手术来说,人工血管瘘确定比较昂贵。但是北京医保政策比较良好,尤其是在北大医院手术的患者,即使最贵的人工血管,也是完全报销的。因此费用上来说,对患者并没有增加很多负担。
不论是国际上的指南,还是中国的专家共识,都要求一个好的透析中心,血液透析通路的选择顺序是:自体瘘>人工血管瘘>血液透析管。自体瘘的病人要占到9成以上,人工血管瘘的病人要占到1成以上,血液透析管的病人要在1成以下。但是中国大陆的现状是,大部分医院用自体瘘和透析管的患者各占一半,很多透析室几乎没有人工血管瘘的患者,除了价格的因素之外,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做人工血管瘘的医生,同时不了解人工血管瘘的优势,也没有意识到血液透析管的远期风险。因此,更需要从医护和患者两方面普及人工血管瘘的知识,推广这项技术。
本文是佘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