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林晓华 三甲
林晓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口腔保健科

良好的饮食习惯

4369人已读

龋病的发生过程需要食物的参与。食物中的糖类是龋病发生的“罪魁”。一方面,糖类为细菌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来源,另一方面,糖类被细菌利用产酸。无论是对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还是动物实验观察,都充分证明在龋病发生的过程中,糖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糖类作为能量的来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之一。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龋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首先是减少致龋食物的摄取。所谓致龋食物,具备“酸、甜、粘、软、细”的特性,例如糖果糕点、果脯,还有含糖的饮料、秋梨膏、蜂蜜等。这些食物进入口腔后,容易黏附在牙面上,不易从口腔中清除,能够长时间被细菌利用产酸。

摄取自洁性食品,有利于对牙菌斑的控制。例如新鲜的蔬菜或水果含纤维素多的食品。另外还有牛奶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和脂类,对牙面有保护作用。

合理安排进食频率和进食次序。致龋食物接触菌斑后,产生酸对牙齿的破坏作用长达30分钟,若每天吃糖5次,则为150分钟,龋病发生的危险明显增高。另外,如果将自洁性食品(如苹果)安排在致龋性食品(如蛋糕)之后,则有利于减少后者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达到防龋效果。

选择糖的代用品。采用不在菌斑内产酸的甜味剂来代替蔗糖。常用的有山梨醇和木糖醇等。市场上的防龋口香糖中使用的就是这一类物质。但是目前糖代用品还存在热量不足、有各种副作用、有些有致癌可能(如糖精)等。从防龋角度出发,尤其是对儿童来说,较为简便的方法,是用水果一类的食品代替糖类。

本文系林晓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林晓华
林晓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口腔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