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垂体腺瘤的内镜经鼻微创手术治疗-开颅 or 经鼻?
垂体瘤的经鼻微创治疗是近年来脑外科的最新进展,目前经鼻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瘤在绝大多数省级主流神经外科中心可以开展。但是部分复杂的垂体瘤治疗上仍然非常困难,特别是那些突破鞍隔往颅内生长的复杂垂体瘤,既往需要显微镜下开颅+经鼻分期分次手术才可能切除的比较满意。近年来随着高清内镜的引入、颅底修补的完善和脑外科手术理念的进步,目前这些复杂的垂体瘤可以通过经鼻一期手术来得到很好的切除,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与颅底内镜团队CMU-EEA完成的一些复杂垂体瘤病例。这些病例大多数是一些鞍内&鞍上沟通性、哑铃样、分叶状、不规则的巨大垂体腺瘤,既往治疗非常困难,需要分期分次手术,我们团队通过内镜经鼻一期手术,术后复查非常满意、患者恢复理想。
典型病例一(见下图):哑铃样垂体大腺瘤,术前视力障碍,内分泌化验TSH非常高,高于正常20倍,为少见的临床无功能性TSH大腺瘤,术中质地硬韧,采用内镜经鼻一期切除鞍内及鞍上肿瘤,术后复查TSH恢复正常,磁共振显示肿瘤全切,患者临床影像和内分泌学治愈。
典型病例二(见下图):磁共振显示鞍上及鞍后不规则、分叶状垂体大腺瘤,在当地省级主流神经外科中心行经鼻手术,绝大部分肿瘤残留,患者辗转求医未果,均告知需要开颅和经鼻分期分次手术,效果还不一定,通过专业医生推荐到我们团队,我们通过内镜经鼻一期全切肿瘤,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及1年半复查非常满意。
典型病例三(见下图):患者为年轻女性,GH生长激素性垂体大腺瘤,善龙效果不理想,磁共振显示鞍内&鞍上沟通性、不规则、分叶状垂体大腺瘤。国内辗转求医,均告知需要开颅+经鼻分期分次手术,我们CMU-EEA团队通过内镜经鼻一期全切肿瘤,术后GH恢复非常理想,复查非常满意。
典型病例四(见下图):鞍内鞍上沟通性巨大垂体瘤、分叶状、不规则,术前视力障碍,内镜经鼻一期近全切除肿瘤,术后2年复查满意,视力明显好转。
典型病例五(见下图):患者巨大垂体瘤、鞍上和前颅底延伸、不规则、分叶状,伴有Knosp 3A+3B海绵窦侵袭,内镜经鼻一期手术,术中质地硬韧,海绵窦内包绕颈内动脉处未予激进切除,复查海绵窦内少许残留,患者视力障碍明显缓解,术后1年复查非常满意。
典型病例六(见下图):患者视力障碍起病,MRI显示垂体不规则巨大腺瘤,内镜经鼻手术,术后3个月复查肿瘤完全切除无残留,患者恢复理想。
典型病例七(见下图):患者视力障碍起病,MRI显示鞍上鞍后垂体瘤、不规则,肿瘤凸向鞍后,开颅手术也非常困难,我们通过内镜经鼻切除肿瘤,复查满意。
典型病例八(见下图):患者老年女性,视力障碍起病,磁共振显示为鞍内鞍上沟通性不规则垂体大腺瘤,既往需要开颅+经鼻分期分次手术,我们CMU-EEA团队通过内镜经鼻一期切除鞍内及鞍上肿瘤,复查肿瘤切除非常满意,术后视力障碍明显缓解。
典型病例九(见下图):患者老年女性,4年前行开颅垂体瘤切除术,术后肿瘤残留,4年后视力障碍进行性加重,仅能眼前数指,磁共振显示为鞍内鞍上沟通性不规则垂体大腺瘤,很大一部分肿瘤两侧延伸,超越颈内动脉,我们CMU-EEA团队通过内镜经鼻一期切除鞍内及鞍上肿瘤,术中发现视神经受压扭曲变薄,全切压迫视神经肿瘤,术后视力障碍明显缓解。
典型病例十(见下图):患者中年女性,视力障碍起病,4年前诊断垂体瘤在当地经鼻手术残留,近期复发,视力进行下降,磁共振显示鞍上三脑室巨大垂体瘤,引起脑积水,这也是垂体瘤最难治疗的类型,我们团队通过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一期切除鞍上以及累及三脑室的肿瘤,术后患者恢复理想,视力障碍明显好转,术后复查垂体功能正常。
总结:采用扩大经鼻入路,利用内镜的宽广视野,随着手术团队技术的进步,目前此类鞍内&鞍上沟通性、不规则、分叶状、哑铃型的垂体瘤,可以通过内镜经鼻一期手术来完成,避免既往显微镜开颅+经鼻分期分次手术带来的额外风险。中国医科大学垂体瘤与颅底内镜CMU-EEA团队在王义宝教授组建下:致力于颅底复杂肿瘤经鼻微创手术,目前团队每年完成复杂颅底内镜手术300例以上,其中UPMC III-IV类复杂颅底内镜手术占比65%以上,团队丰富的手术经验也是这类复杂垂体瘤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更多关于垂体瘤治疗的相关内容请:点击访问:辩证的看待垂体瘤的治疗策略及手术方式
备注:喜欢鼻颅底入路的脑外科和耳鼻喉科专业医生可以关注我们团队的微信公众号:CMU-EEA:垂体瘤与颅底内镜经验交流,交流分享使人进步,技术服务于患者,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本文是王义宝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