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园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胆道疾病

什么是胆石疾病——胆石病系列讲座3

发表者:于晓园 人已读

胆石病包含有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其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对机体的危害亦有不同。
原发于胆囊内的结石,结石活动与胆石的化学刺激可引起胆囊粘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溃疡等炎症反应,可引起上腹饱胀、嗳气、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和上腹隐痛、钝痛、胀痛或绞痛等临床症状。胆石的移动摩擦和刺激引起胆囊强烈收缩可引起胆道的剧烈疼痛,而胆道粘膜的损伤极易引起细菌感染,出现急、慢性胆囊炎。胆囊颈部、胆囊管处的炎性水肿、结石嵌顿和阻塞可引起胆囊急性肿胀、积水诱发急性胆囊炎,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和阵发性绞痛,并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胆囊穿孔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休克。位于胆囊壶腹部的较大结石,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黄疸,导致肝功能损害,长时间压迫可致穿孔或引起胆囊-胆总管瘘或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等。胆囊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或胆囊管梗阻,此种持续长期的刺激可导致粘膜增生,胆囊壁增厚,其浓缩和储存胆汁功能以及胆囊收缩功能受损,不但引起消化功能严重障碍,还可引起胆囊癌变。胆囊癌患者中50~70%合并胆囊结石。较小的胆囊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成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位于胆总管或肝总管内的结石,可为原发性结石,亦可继发于胆囊结石或由肝内胆管结石掉入而形成。结石在胆总管或肝总管内移动可导致胆总管的慢性炎症即胆管炎,胆管炎的反复发生可引起胆石的不但产生和增大,并可波及到肝内引起肝内胆管炎症,从而引起肝内胆管生石。当胆石积聚或嵌顿在胆总管下端导致胆总管梗阻,可引起胆总管扩张和阻塞性黄疸,严重者可诱发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上表现为上腹剧烈疼痛、持续性高烧、黄疸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意识障碍和休克,危及生命。由于胆总管下端与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后壁,反复排石刺激可引起胰管开口处水肿和阻塞,导致急性胰腺炎;如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进一步加重演变成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危及生命;胰腺炎可反复发生,产生胰管结石、假性胰腺囊肿、出现糖尿病、脂肪泻及消化功能不良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
位于肝脏边缘部位即细小分支胆管的结石,早期可无任何症状。结石的慢性刺激和阻塞引起局限性胆管炎症,并可波及临近胆管发炎,胆管内皮损伤后可形成溃疡,胆管壁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胆管狭窄,而狭窄上段胆管出现扩张。胆管的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胆石三者相互影响使结石不断发展。当结石阻塞较大分支胆管时,其引流部位的肝组织肿胀、变性、纤维增生和功能障碍,从而加快加速胆石导致的局部肝组织和胆道系统的病理演变过程。此时即可逐步出现胆道痛和消化功能不良的临床症状。当结石引起肝段或肝叶等较大的胆管急性梗阻时,可导致阻塞以上胆管急剧扩张,引发急性胆管炎,临床上可表现为剧烈的胆道疼痛、发热、肝肿大和肝功能损害。当结石同时阻塞左右肝管,除前述的症状外并可出现阻塞性黄疸,肝脏的损害将更加严重。胆管的阻塞和细菌感染,不但可出现化脓性胆管炎亦可出现肝脓肿。当胆石阻塞较大胆管长时间不能解除时,阻塞上段胆管扩张、胆汁淤积,可引起胆汁性肝硬化、肝萎缩。胆汁性肝硬化可引起腹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症状。
胆管结石及感染的长期慢性刺激,可造成胆管上皮细胞的破坏、再生、分化、和不典型增生诱发癌变。胆管癌可合并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其伴发率为16.9%。部分结石病在数年或十几年之后发现胆管癌,发生率为1.2%~9.7%。肿瘤的发生部位,多与胆道的狭窄部位或结石部位一致。表明胆石与胆管癌关系密切,是导致癌变的重要因素。

本文是于晓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