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
发表者:于铁强 人已读
脊髓损伤是严重致残性疾病,主要由外伤引起,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而目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尚无突破,但多数外伤性脊髓损伤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本文就我院的外伤性脊髓损伤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流行病学特点。
1、临床方法
对1998.1.1至2008.12.31住院的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受伤时间、第一次住院科室、职业、损伤原因、合并损伤、ASIA评分、脊髓损伤部位、手术情况及手术方式、并发症、是否死亡及原因。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从1998年至2008年共216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年龄最小7岁,最大87岁,平均44.8岁。男性178例,占82.4%;女性38例,占27.6%(见表1)。市内125例,县区41例,外省市50例包括河北、河南、山东、湖北等。以无职业、农民及工人为主。
2.2 损伤情况 受伤至入院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为7天。第一次住院科主要是骨科,还有神经外科、胸外科及普通外科。交通事故(37.5%)、跌倒(22.2%)和创伤性(16.2%)、高空坠落(14.8%)为主要致伤原因(统计分析时平地滑倒或摔倒归类为跌倒;自行车或电动车摔伤、不足1米高处坠落归类为创伤性)。除脊椎损伤外,常合并颅脑损伤、肋骨骨折、四肢骨折等。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119例,常合并有头面外伤。ASIA分级以D级(35.6%)、A级(33.3%)常见(见表2),其中有脊椎损伤患者以A级为主,而无脊椎损伤患者以D级为主(p=0.000)。颈髓损伤最多见(见表3),其中又以颈5脊髓损伤常见。
2.3治疗情况 手术治疗患者多数在20天内进行,视患者损伤情况行椎板切除、椎体次全切除、骨折复位、脊椎融合和/或脊柱内固定术。药物治疗主要是甲强龙冲击治疗或40-80mg,每天1或2次。
2.4并发症 肺部并发症最常见,还有电解质紊乱、泌尿系感染、褥疮、胃肠道出血、肠梗阻、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深静脉血栓、心肺骤停及膀胱结石等(表4)。年龄高、ASIA感觉运动评分低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与是否进行甲强龙冲击治疗及手术治疗无关。死亡5例,主要死因为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及肺栓塞,但没有一例进行尸检。
表1 患者年龄及性别发布(例)
年龄(岁) | 男 | 女 | 合计 | |
0-10 | 1 | 0 | 1 | |
11-20 | 7 | 1 | 8 | |
21-30 | 22 | 6 | 28 | |
31-40 | 34 | 7 | 41 | |
41-50 | 57 | 6 | 63 | |
51-60 | 40 | 10 | 50 | |
61-70 | 10 | 4 | 14 | |
71-80 | 6 | 4 | 10 | |
81-90 | 1 | 0 | 1 | |
合计 | 178 | 38 | 216 |
表2 损伤至入院时间与ASIA分级
损伤至入院时间(小时) | ASIA分级 | |||||||||||
A | B | C | D | E | ||||||||
≤3 | 4 | 3 | 0 | 7 | 1 | |||||||
3– 8 | 27 | 7 | 10 | 14 | 2 | |||||||
≥8 | 23 | 7 | 13 | 34 | 3 | |||||||
合计 | 54 | 17 | 23 | 55 | 6 | |||||||
3、讨论
3.1 一般情况 患者以30至60岁最常见,约占71.3%,在美国约有250,000患者忍受脊髓损伤,而20岁以下患者占20%左右[1],而本组病例20岁以下仅9例。男女性别比为4.7:1,考虑这与30-60岁年龄段特别是男性是人生社会活动最频繁的阶段有关。
3.2 损伤情况 各年龄段均以颈脊髓损伤多见,以交通事故、跌倒和创伤性为主,而胸腰髓损伤以高空坠落、交通事故为主;交通事故中以无职业者和农民为主,高空坠落主要发生在工人、无职业者和农民;跌倒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年龄组,这可能是因为机动车辆多,年龄较大患者反应慢,工作与日常生活中缺乏安全意识;40岁以上患者多存在脊椎退行性变,颈部是脊椎中最灵活的部位,而颈5椎体是颈部受应力最大的部位。文献中致伤原因还有刺伤、枪伤等火器伤、潜水损伤等[2]。完全性脊髓损伤占33.3%,与发达国家的22.1%[3]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表3 脊髓损伤部位与损伤原因分布(例)
受伤 原因 | 脊髓损伤水平 | |||||
颈髓 | 胸髓 | 腰髓 | 合计 | |||
按摩颈部 | 1 | 0 | 0 | 1 | ||
床上翻身时扭伤 | 1 | 0 | 0 | 1 | ||
创伤性 | 34 | 1 | 0 | 35 | ||
跌倒 | 44 | 3 | 1 | 48 | ||
高空坠落 | 15 | 14 | 3 | 32 | ||
机器绞伤 | 2 | 0 | 0 | 2 | ||
挤压伤 | 1 | 0 | 1 | 2 | ||
交通事故 | 70 | 5 | 6 | 81 | ||
射钉枪击伤 | 0 | 0 | 1 | 1 | ||
重物砸伤 | 7 | 3 | 3 | 13 | ||
合计 | 175 | 26 | 15 | 216 |
表4 并发症在不同脊髓损伤程度中的分布
并发症 | ASIA分级 | |||||||||||
A | B | C | D | E | ||||||||
呼吸系统 | 14 | 4 | 1 | 1 | 1 | |||||||
电解质紊乱 | 10 | 2 | 0 | 0 | 0 | |||||||
褥疮 | 8 | 3 | 1 | 0 | 0 | |||||||
泌尿系统 | 4 | 0 | 0 | 0 | 0 | |||||||
消化系统 | 3 | 2 | 0 | 0 | 0 | |||||||
其它 | 4 | 0 | 3 | 1 | 0 | |||||||
合计 | 43 | 11 | 5 | 2 | 0 | |||||||
3.3 治疗情况 药物治疗主要是甲强龙,8小时以内患者按照NASCISⅡ方案冲击治疗,超过8小时40-80mg每天1-2次,但因为患者损伤情况不一致及随访时间不同患者恢复情况不同,不能说明治疗效果。但Sørensen P认为急性脊髓损伤治疗中,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原则或指导原则NASCIS的资料是不足够的,只能够支持作为一种治疗的选择,但应牢记并发症[4]。还有人也认为没有科学证据支持甲强龙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标准治疗[5]。Hurlbert RJ等对甲强龙的使用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发现:76%外科医师现在不在应用甲强龙对比五年前76%应用;24%应用甲强龙的外科医师中,通常应用NASCISⅡ方案;其中1/3是防止引起诉讼[6]。手术治疗在患者能耐受手术创伤时进行,根据不同患者一般情况、具体的损伤节段选择椎板切除术、脊椎复位、脊椎融合术和/或脊柱内固定。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的手术治疗,因为可减少ICU(intensive care unit)停留时间和损伤后的并发症,提高神经恢复的效果[7, 8]。
3.4 并发症 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有发热、皮肤压疮、尿路感染、肺部并发症、痉挛状态、疼痛、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及骨折、骨化性肌炎及深静脉血栓等。47(21.76%)位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中,ASIA分级(ASIA impairment scale,AIS)为A级30例、B级10例、C级4例、D级2例E级1例。 肺部并发症多见,其中又以肺部感染为多,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还有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这是因为吸烟的患者较多,年龄大的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坠积性肺炎,复合伤患者中肋骨损伤常见。12例患者发生褥疮,以骶骨、肩胛骨多见。电解质紊乱中低钠血症最常见,常与其它并发症并存,大多数发生在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而且均是颈脊髓损伤患者,特别是脊髓损伤后早期(2周),低钠血症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其具体的发生机制,有学者认为颈髓损伤越重、合并感染和颅脑外伤、损伤时年龄越大、损伤病程越长,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可能性越大[9]。5例(2.32%)患者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系统并发症。入院至死亡时间为10-33天, 可能是因为入院开始患者能得到及时全面救治,但随着入院时间延长,出现并发症及患者心理因素、全身消耗的影响,并与患者平时的健康状况及受伤情况有关。
综上所述,建议宣传脊髓损伤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高空作业时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避免跌倒,完善脊髓损伤的初级预防工作。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使多数农民、无职业患者也能得到早期、全面治疗。注意呼吸道、褥疮、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特别是在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尽可能减少脊髓损伤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Achildi, O, Betz, RR, Grewal, H. Lapbelt injuries and the seatbelt syndrome in pediatric spinal cord injury. J Spinal Cord Med, 2007,30 Suppl 1:S21-4
[2] Leal-Filho, MB, Borges, G, Almeida, BR, et al. Spinal cord injury: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386 cases with emphasis on those patients admitted more than four hours after the trauma. Arq Neuropsiquiatr, 2008,66(2B):365-8
[3] 胥少汀. 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回顾与研究方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5,15(5):261-263
[4] Sorensen, P. [High-dose methylprednisolone in acute spinal injury]. Ugeskr Laeger, 2008,170(5):315-7
[5] Sayer, FT, Kronvall, E, Nilsson, OG. Methylprednisolone treatment in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the myth challenged through a structured analysis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Spine J, 2006,6(3):335-43
[6] Hurlbert, RJ, Hamilton, MG. Methylprednisolone fo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5-year practice reversal. Can J Neurol Sci, 2008,35(1):41-5
[7] Schinkel, C, Anastasiadis, AP. The timing of spinal stabilization in polytrauma and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Curr Opin Crit Care, 2008,14(6):685-9
[8] 华黎电, 曹正霖, 秦伟毅. 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急救及早期处理.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23(6):476-478
[9] 康辉, 贾连顺, 张亮, 等. 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23(1):1-3
本文是于铁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