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敏性紫癜既像皮肤病,又像儿科病,也像血液病
患者信息
余某 中年男性 45岁
临床诊断
过敏性紫癜
2008年,余先生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开怀畅饮,第二天晨起时发现双下肢出现鲜红色紫癜,以双下肢大腿、小腿对称性发作为特点,小的如针尖大小,大的紫癜可融合成片,大小约1—2厘米大小。双下肢紫癜面积大小、颜色、紫癜发病的部位都差不多是对称的。
余先生以为这种发生于皮肤表面的出血点是皮肤病,先后到省内两家著名三甲医院皮肤科治疗,医生诊断:“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简单而迅速,很快出院,之后有9年多没有再次复发紫癜,期间余先生也没有再忌口。
2017年8月,一次过量饮酒后,再次出现双侧下肢皮肤紫癜,颜色鲜红,发病特点以双下肢对称性紫癜、颜色鲜红为特点,再次到省内某三甲医院皮肤科就诊,皮肤科医生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紫癜不仅消退不明显,而且又向上在腹部、双上肢开始出现紫癜,腰背部也有紫癜发生,于是来到我院血液科寻求中医中药治疗。
入院后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维生素C、抗过敏等治疗,外洗加内服中药,予以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凉血消斑等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减轻。
(2017-09-08我科住院入院记录)
(患者入院时皮肤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代表性病种。由于过敏性紫癜与血液科的出、凝血疾病有关,因此从发病机制来讲应该是归于血液病。
只有皮肤紫癜者称之为单纯性紫癜;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甚至胃肠道出血者称为腹型紫癜;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关节积液者称为关节型紫癜;伴血尿、蛋白尿,肾损害者称为肾型紫癜。
紫癜与腹痛同时发病,也可以先紫癜后腹痛,或先腹痛后紫癜。腹痛可以局部也可以是全腹。腹痛是肠粘膜出血,或者是全消化道充血、水肿、糜烂。
紫癜没有发生而表现腹痛时,医生有时也难以判断。曾经一次全院病案讨论,消化科提供的一个案例,仅表现腹痛而紫癜不明显,最后通过消化道镜检发现胃肠道的充血、糜烂、溃疡。
曾经收治一例17岁过敏性紫癜腹型青年患者,发病之初仅表现明显而严重的腹痛,非常像临床的急性阑尾炎表现的右下腹疼痛,当时没有任何紫癜,患者首先就诊于普外科而以“阑尾炎”诊断,切除了阑尾,最后是切除阑尾后腹痛没有减轻、半月后出现紫癜才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合并肾炎称之为紫癜性肾炎,肾脏损害可以在紫癜发病过程中,也可以是紫癜的皮肤损害完全康复后,于数月、半年后,有些甚至是一年后复查时发现有了肾脏损害而诊断为肾炎。这不是治疗的失败或者治疗无效,而是紫癜肾炎的发病实际是肾脏的小血管性免疫反应性炎症所引起的,有的患者的肾炎就是比紫癜的发生要滞后一些,这种迟发性的肾脏改变有一定的隐匿性,是最难发现的,所以对于肾脏的保护和检查监控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紫癜颜色越鲜艳,病情越重;紫癜个数越多、紫癜面积越大、紫癜发病于人体的部位越高、紫癜复发的频率越短,则紫癜越重。如:踝关节以下发紫癜,如脚背处或者脚底处,就比大腿也发紫癜的情况要轻。上半身有紫癜的病情就比只有下肢有紫癜的病情重。治疗过程中,应该关注紫癜发病和好转的趋势、程度,总的是向好的就是在好转。
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和病根就是免疫反应、炎症反应,而表现为出血、充血等,治疗上就应该以抑制免疫反应为主,泼尼松(强的松)一类的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就是主要治疗用药。而保胃、补钙等,不过是与激素配套的治疗用药。而治疗过敏性紫癜强调中医中药的原因在于,中药有清热的功能,而激素类西药没有清热功能,为什么要清热?
中医认为,凡是有出血的所有病证,都是与血热或多或少都有关系,要么实热、要么虚热。因此过敏性紫癜也应该从血热进行分析和治疗。如果没有中医中药的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等方法把引起出血的病根——血热、血毒解决了,那么就有反复出血的可能性,控制和治疗也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举个例子,一锅水在加热烧开以后,必须把下面的火关掉才能平息水开的状态,如果只压锅盖是没有意义的。中医清热的功能就类似于关掉锅下面的火这样的过程。而激素的治疗类似于拼命压锅盖而没有想办法去关掉火源。因此,没有中医的清热功能,单用激素(激素是没有清热功能的)有的时候就是比较被,特别是那些激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中医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喉炎、鼻炎等,占大部分原因。
比如,有些孩子一上学就发紫癜,实际上是孩子在上学后没有注意,常常发现怎么上学回来就发紫癜,其实就是白天在学校里活动量加大了。使得有些家长误以为是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因。
饮食以清淡为主,燥热的食物最容易引起复发,因为上面提到了,紫癜出血在中医来看就是血热比较重,本身应该清热凉血治疗,结果热性的饮食加重了病情或者导致复发。
处方中如果有水牛角,必须先煎30分钟以上,这味药才有可能有疗效。之后才把其它药物加进去继续煎煮20分钟左右,把药水倒出来,这算一次。继续同样的方法加水煮15—20分钟,再倒出来,这算第二次。再加水煮15—20分钟,药水倒出来算第三次。三次药水混在一起,分3或者4次服完。煎煮时加水多则多喝,加水少则少喝。一剂药可以1天、2天服完(根据医嘱)。
清热中药一般偏凉性,有一定的致腹泻作用,肠胃差的人腹泻就更容易发生。轻微腹泻或者腹部不适不必在意,如果大便次数1日4次或以上,或者大便水泻,或者服中药后明显腹痛,说明该剂处方可能有些过量或者患者肠胃虚寒,不耐受中药,应该减少用药量或者停药观察几日。
A、中药外治法应该多多宜善、泡脚的时间越久越好,才有外治的效果。外洗外泡时,药水应完全高于紫癜的发病部位。如果大腿有紫癜,可用毛巾沾中药水敷在大腿的紫癜处。
B、药水不宜太淡,否则影响药效。药水不宜太热太烫,否则容易复发。
C、打成粉的外洗中药“消癜灵”,可以鲜开水冲泡数分钟后,也可以稍煎煮开2—3分钟后备用。泡脚的药水温度适宜才可以使用。
刘松山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
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
新浪微博:四川省中医院血液科刘松山
QQ群号:536601498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松山医学在线”
本文是刘松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