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管切开病人的管理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minitracheotomy)。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气管切开?
1、喉阻塞3-4度喉阻塞
2、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阻塞如昏迷、颅脑病变等
3、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如口腔、咽、喉部手术
4、长时间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气管切开术后引起的问题
病人进行气管切开后,无论早期、中期还是后期,都会引起非常多的问题,其中:高碳酸血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及拔管困难,是与我们康复治疗密切相关,也是能通过物理治疗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早期
①窒息或呼吸骤停
②出血
③手术损伤临近的食管、喉返神经、胸膜顶
④气胸、纵膈气肿
⑤环状软骨损伤
中期
①气管、支气管炎
②血管腐蚀和大出血
③高碳酸血症
④肺部感染及肺不张
⑤气管套管脱出
⑥气管套管阻塞
⑦皮下气肿
⑧吸入性肺炎和肺脓肿
后期
①顽固性气管皮肤瘘管
②喉或气管狭窄
③气管肉芽组织过长
④气管软化
⑤拔管困难
⑥气管食管瘘
⑦气管切开伤口瘢痕高起或挛缩
康复治疗策略
1、改善顺应性;
2、促进痰液排出;
3、增强呼吸肌肌力。
具体的治疗方法后面课程再讲。
康复治疗流程
在进行治疗时,我们优先处理痰液与呼吸模式的问题:
当患者痰液量减少,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后,解决患者吸氧浓度的问题,需要患者的吸氧浓度小于35%。
下一步解决呼吸肌肌力,提高主动排痰能力
康复医学科病房的气管切开病人具备自我或辅助下主动排痰,临床上没有肺部急性感染表现,就可以进行24-48小时的试堵管,试堵管成功,即可拔除气管套管。
试堵管期间注意事项
1、密切关注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氧饱和度,如有问题立刻停止堵管;
2、密切观察病人堵管过程中有无呼吸困难、嘴唇发绀,如有则立刻停止堵管;
3、加强翻身、拍背及体位引流,防止因痰液潴留而引起的肺部感染加重;
4、若试堵管期间痰液较粘稠,必要时增加雾化吸入次数;
对于痰多且粘稠,呼吸肌力量不足的病人,必要时复查血气,若有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则暂缓堵管。
拔管
经治疗,呼吸道阻塞症状解除,呼吸恢复正常,试堵管24~48小时,病人活动及睡眠时呼吸平稳,血氧正常,即可拔管。
拔管指征
拔管禁忌症
撤掉气管切开的最初指征
肿瘤
出现规律的自主呼吸且RR<30次/分
上呼吸道水肿
充足氧饱和度时吸入氧浓度<35%
咳嗽或咽反射缺如或不足
剧烈咳嗽-利于清理气管切开导管的顶部
持续性吞咽困难和气道抵抗力差
呼吸音清晰
清除分泌物能力降低
营养充足
呼吸频率快>30次/分
语言治疗师评定病人的吞咽能力并能吞吐唾液
拔管后,仍需进一步加强坐位及站位下的活动、加强呼吸操训练,以维持和改善通气,防止再感染。
对于病情较好的病人,可进行有氧训练,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