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周炎性包块——肛周脓肿——肛瘘:三部曲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写这篇文章,因为的话就在前几天,门诊遇到一个病人,肛周炎性包块,因为当时就诊看炎症比较局限,我们通常诊断为肛周炎性包块或肛周脓肿(未成熟),所以建议先打针抗感染,因为在炎症初期用抗生素治疗会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感染可能控制,症状缓解;第二种可能脓肿成熟,疼痛越来越厉害,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会产生怀疑和耽误病情,需要及时就诊切开脓肿引流或一次根治术。因为平时门诊很忙,一上午诊室大概有六十个患者,时间限制没有很好的沟通了解。因此,我特意写下此文,接下来我们一一解开:
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简称, 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疾病, 属肛肠外科最常见的急症, 多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厌氧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多菌种混合感染。由于感染传播途径不同, 肛肠外科学者就将肛周脓肿分为两类: 肛瘘性肛周脓肿和非肛瘘性肛周脓肿。肛瘘性肛周脓肿是原发性急性隐窝腺瘘管性脓肿, 其感染源为肛隐窝和肛腺, 自溃或切开引流后遗留肛瘘,临床上多见, 占95%左右。非肛瘘性肛周脓肿是急性非隐窝腺非瘘管性脓肿,其感染源与肛隐窝和肛腺无关, 不能形成肛瘘。如肛周皮肤毛囊、汗腺、皮下蜂窝组织、骶尾部潜毛囊感染, 外伤及异物感染, 肛周肿瘤(粉瘤常见), 性病淋巴肉芽肿, 放射菌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继发感染所致的肛周脓肿,临床少见, 仅为5%左右。
无论何种类型的肛周脓肿, 一旦诊断明确, 宜尽早手术。非手术治疗只能用于肛周感染早期尚未形成脓肿,或者暂无手术条件的情况, 可口服或注射广谱抗生素, 局部外敷水调中药散剂, 防止炎症扩散, 消肿止痛。
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 1.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 该术式对非肛瘘性脓肿有效, 可以治愈, 对肛瘘性脓肿, 因它未处理原发感染肛隐窝(肛窦)内口, 感染会持续, 久不愈合, 最后形成肛瘘, 期间流脓流水反复发炎, 待至少三个月以后行二次手术治愈肛瘘。2. 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 是在切开脓肿引流后当即寻找原发感染肛隐窝,但成功率比分两次手术低。因此, 肛周脓肿切开术, 加上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伤口愈合良好, 待炎症局限,再行肛瘘手术,成功率高。因此该术式得到了肛肠外科学者和肛周脓肿患者的一致认可。
肛周脓肿术后,三个月之后来过来复查,如果形成肛瘘就需要手术治疗,术后休息一个星期可正常上班,但是要定期门诊换药大概一个月愈合。
本文是经芳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