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怎么办?
化疗是各类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化疗也是一把双刃剑,杀灭肿瘤的同时也会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时至今日,经过几代医学专家的努力,化疗药物的剂量及方案已大大优化,所带来的副作用已较之前减轻。
白细胞减少是化疗后最常见的现象之一。那什么是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会有什么危害?出现白细胞减少又该怎么办?
下面我将给大家详细讲解上述3个问题
一、什么是白细胞减少?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白细胞在血常规的哪个位置。
上图是我院的一张血常规检查报告。第一行红色方框里的就是白细胞计数(英文简写WBC),白细胞主要负责人体的“防御功能”,帮助我们抵抗环境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而上图中第二行红色方框里的“中性粒细胞”就是白细胞大军里的主力军,是人体防御病原体的先锋队。一旦有细菌、真菌等外来“入侵者”进入人体,中性粒细胞就会被召集到受感染的区域,与“入侵者”进行战斗,保护人体的健康。
了解了什么是白细胞,那白细胞减少就很好理解了。当白细胞计数少于参考值的最低值,就是白细胞减少了(本文为患者宣教文,请专业人士不要纠结于概念,下同)。类似的,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少于参考值的最低值,就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了。
那为什么化疗后常常会出现白细胞减少呢?那是因为化疗药物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对骨髓造血细胞也有杀伤作用。而白细胞就来源于骨髓造血细胞,所以造血细胞的死亡也会牵连白细胞的数量。通常这种影响会持续1到2个星期,具体长短和化疗方案的强度和个体因素有关。
二、白细胞减少会有什么危害?
如前文所说,白细胞是人体健康的卫士。如果白细胞数量减少或者功能减退,那环境中的各类病原体都可以进入人体导致感染的发生。肺因为通过气管与环境直接连通,所以常常是感染的重灾区。所以化疗后白细胞低的患者容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腹泻等感染症状。白细胞减少的程度越重,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生发热、感染的风险越高。
三、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怎么办?
首先化疗接受后的前2周应该定期复查血常规。并且每次化疗后都应如此。临床工作中也有碰到一些患者化疗结束后不查血常规的。理由是“我上一次化疗后白细胞也低,也没发烧,也没啥的,查血常规没意思”。确实白细胞低甚至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人没有发生感染。但正所谓“未病先防”,把疾病控制在最初阶段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我们发现白细胞减少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好生活起居上的调护(具体方法可点击《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饮食及调护原则》)。
第二是要根据主管医师的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一种升白细胞的药物)。对于一些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及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缩短粒细胞缺乏的时间,降低感染风险或减轻感染病情。对于上一个疗程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合并感染的患者,在下一个化疗结束后24小时到72小时内可以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降低感染风险。
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重获健康,幸福生活。
本文系徐玲珑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徐玲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