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_好大夫在线
1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口腔黏膜烧灼痛是怎么回事?

发表者:孙正 人已读

我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以“舌头烧灼痛”, “口内像开水烫过”来诊,经临床检查,患者舌头和口腔黏膜一切正常。我问他们吃饭痛吗?他们经常回答吃饭不疼痛,干事时不疼痛,越是没事越疼痛,体征与症状完全不符,一般我会给他们诊断为灼口综合征。

灼口综合征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好发于更年期妇女,常伴随其他主观感觉异常如: 口干、味觉障碍、麻木、粗涩、沙粒感、痒、增厚等,进食或喝水时疼痛不会加重,通常也不会影响睡眠,有些病人有晨轻暮重的感觉变化,但经临床检查未见明显病损。烧灼样疼痛可以发生在口内任何一个区域,主要累及舌前三分之二的舌背、外侧缘,也可发生在上腭前部、唇黏膜、下牙槽嵴,颊黏膜和口底很少被累及。临床上遇到的灼口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和疑病恐癌心理,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下降。

现可将灼口综合征分为两种形式:继发性灼口综合征和原发性灼口综合征。继发性灼口综合征与口腔局部因素相关,如牙石、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对义齿材料或口腔充填材料、食品添加剂、药物过敏;过度饮酒,大量吸烟;长期嚼用含大量薄荷油的口香糖;频繁伸舌、夜磨牙、紧咬牙;局部细菌、真菌、病毒的感染因素。还与全身系统因素相关,如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甲减、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舍格伦综合征等)、胃食管反流、营养 (维生素B12,叶酸,锌等)缺乏等。一些药物也可导致灼口,较明确可引起口腔烧灼感的药物为沙坦类抗高血压药。原发性灼口综合征与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神经病理性改变相关。

本文系孙正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孙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