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老百姓如果快速掌握“心肺复苏”?
发表者:袁远宏 人已读
作为一名重症监护室的医师,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着各种危重症,特别是一些心跳呼吸停止的患儿,对于这些患儿有抢救成功的喜悦,也有未能如愿的悲痛,记得去年夏天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两名溺水的患儿,两名患儿均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一名在现场救生员做了心肺复苏,另一名是送到当地医院医师做的心肺复苏,两名患儿被送到我们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最终两名患儿均救过来了,但结局却截然不同,现场抢救的那名患儿基本上是完全康复出院,而送到医院抢救的患儿最终没有完全清醒,失去了读书和生活自理的能力,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说的就是:心肺复苏,无论是谁您都必须掌握!
第一、我们要知道心肺复苏—— 时间就是生命
把握 “救命的黄金4分钟”,4分钟之内抢救成功率为50-60%,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超过10分钟,抢救成功率只有1-2%,心跳停止超过4-6分钟就可引起大脑不可逆损伤,因此抢救必须就地,立足于现场,但抢救时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评估现场是否安全,你能否在现场抢救,你不能成为第2个需要被抢救的人,否则你需先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方能实施抢救。
第二、我们必须清楚心肺复苏正确的抢救程序和方法
1、早期识别:
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在5~10s内完成,轻拍重喊,无反应,面试发绀,启动急救系统(叫人帮忙和呼叫120),
同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时注意仰卧体位、呼吸道开放情况和是否在地面或硬板床上。
2、正确的按压
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重点,包括按压的部位和手法、按压的力度和深度、按压的频率及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
(1)按压的部位、手法 和姿势
正确的部位:是双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交界处并非心脏上 )
正确的手法:左手掌根部置于按压位置,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交叉,指尖翘起,避免接触肋骨。
(只有掌根压在胸骨上)
正确姿势: 抢救者双臂伸直,肘关节伸直不能弯曲,双肩部位在病人正上方,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胸骨。
(2)按压力度和深度
正确的力度:用力不大不小,平稳有规律进行,用力太大易造成肋骨骨折, 用力太小达不到有效作用
正确的深度: 成人应使胸骨下陷5-6cm或 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儿童则约为5cm
婴儿相当于约4cm
(3)按压频率
正确的频率:确保足够的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按压时要有节奏,数数01,02、03、04 等一直数到30,节奏可借鉴歌曲江南style的节奏按压,重复以上数字按压。
(4)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不强调人工呼吸)
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30: 2 ,按5个来回,大约2分钟后,再评估病人的情况,
但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我们可以只做按压,但记得气道要通常,头轻度后仰,不用强调人工呼吸,这也是目前针对普通大众提 倡的模糊心肺复苏。
按压时需注意:
①两次按压之间胸廓充分回弹,下压时间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
②尽量减少胸外心脏按压的中断;
③按压时垂直下压,不能左右摇摆,不能冲击式猛压 ;
④ 放松时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部,放松不离位;
3、可停止按压的情况
(1)病人清醒、心跳呼吸恢复;
(2)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接手心肺复苏;
(3)你已筋疲力尽而无法再施行心肺复苏术时;
第三、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心肺复苏其实并不复杂,它不是医务人员的专利,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到,也应该做的到,帮助了别人也就等于帮助了自己,愿我们的社会是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
本文系袁远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袁远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1-29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