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祝仰东 人已读
黑色素细胞痣
黑色素细胞痣又称黑痣、色素痣,去起源于神经嵴,分布于皮肤基底层、毛囊、大多数鳞状上皮覆盖的黏膜、软脑膜及其他部位。黑色素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器,能合成酪氨酸酶,进而氧化成多巴,之后氧化成黑色素体,产生一种不溶性色素,并分泌到周围的上皮细胞。
临床表现:按照出现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黑痣与后天性黑痣;按照黑痣的黑色素细胞巢在皮肤层的不同部位又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三种类型。按时间分:1、除先天性黑痣之外的均为后天性痣。2、出生时即存在的皮损的为先天性痣。男女发病基本一致。可根据大小及临床表现分为①小(<1.5cm2)棕黄色到褐色形状不规则的斑点或者带杂色斑点的丘疹,青春期颜色加深,可高出皮面并有毛发生长,恶变为黑色素瘤的风险为1%~5%。②中(1.5~2.0cm2)与小先天性痣性质相同,发展为黑色素瘤的风险不确定。③巨痣(>20cm2)黑色,有毛发,有疣状纹理。周常有卫星灶。可合并神经纤维瘤,可能延伸至软脑膜并与神经系统表现如癫痫相关,覆盖脊柱可能合并脊柱裂或者脑脊膜脊髓膨出,发张为黑色素瘤的概率为5%~10%,其中50%出现在3~5岁。按皮肤层次分:1、皮内痣痣的病灶分布于真皮内。多见于成年人,为半球状隆起于皮表,淡褐色或者皮色的小肿物,直径躲在1.0cm之内,表面光滑,有时中央可有一根或者几根毛发。2、交界痣病灶分布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大多数在婴幼儿或者儿童期出现,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淡棕色至黑色的斑块或者轻度隆起皮表的丘疹,直径多在0.6cm~0.8cm,病灶呈圆或者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毛发。可发生在皮肤、黏膜的任何部位。发生在手掌、足趾及外阴部的黑痣几乎均为交界痣。3、混合痣有交界痣和皮内痣的特点。多见于中青年,见于隆出皮表的褐色或者黑色丘疹、斑丘疹,境界清晰,常有毛发,四周可见弥漫性色素减淡。
治疗:治疗方法多样,需要根据病灶的大小、深度及累及范围,合理选择。
直径在3mm以下的激光、电离子治疗,气化灼烧,有复发的可能。
直径在3mm至几厘米的采用手术治疗,可直接切除、局部、预构、扩张等各位皮瓣修复。
大面积巨痣一般基于恶变风险、外观,瘢痕形成风险和心理因素多方面考虑。巨痣应做影像学检查,排除中枢神经受累。手术技术包括植皮、病灶部分真皮层消除后换药、切除人工真皮植皮、去真皮色素后表皮回植、扩张皮瓣或者利用自己的健康皮肤做组织培养等。
特殊类型的黑痣
1、晕痣一种伴有晕状皮肤色素减退的黑色素细胞痣,常见于年轻人的躯干部,以背部居多,长多发。可同时或陆续发生。
2、气球细胞痣一种较为罕见的痣。镜下可见大而无黑色素细胞,胞浆呈泡沫状。
3、Spitz痣又称良性幼年黑色素瘤,典型表现面部皮肤上形成高出皮表的粉色或者红色丘疹或结节,圆顶,表面光洁,粉红色,棕色,甚至黑色,多单发。直径常小于6mm,无毛发,生长较快。发生年龄约半数以上大于14岁,四分之一大于30岁,偶出生既有。Spitz几乎均属良性,无远处转移报告。Spitz痣的标本与结节性恶性黑色素瘤的鉴别相当困难。
4、发育不良的黑色素细胞痣早期称B-K痣。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痣,目前认为恶变概率大于其他黑痣。因此被视为恶性黑色素瘤的前驱表现,但恶变不一定发生在该痣基础上,也可新发。
5、蓝痣常在青春期后出现,一般小于1cm,质硬,深蓝色到灰黑色,边缘清楚的圆形疣状,多见于手背或者足背、头颈部。
6、太田痣出生时或者1岁以内,或者青春期左右出现,蓝-褐色单侧眼周斑,大小不一,一般沿三叉神经前两支分布。
7、伊藤痣通常出生时既有,大的蓝褐色斑,位于肩膀后,于锁骨上神经后支和上臂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
8、脂腺痣出生时即出现,孤立的黄-橙色、蜡样斑,常位于头皮处。
本文是祝仰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1-31